三代人的国棉记忆:煤池子里过家家
三代人的国棉记忆:煤池子里过家家
三代人的国棉记忆:煤池子里过家家
三代人的国棉记忆:煤池子里过家家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沧台路上的青岛国棉六厂宿舍,这里大多已经变成了废墟,留下为数不多的老楼也没了窗户,孤零零地伫立在风中。走在这片老宿舍区,今年65岁的老于当年住的房子已经变成了断瓦残垣,但他还是忍不住回忆起了当年的幸福。
14平米小屋住进六口人
1974年的老于还是一个28岁壮小伙,马上就要结婚的他正为房子犯愁。老于所在的国棉一厂知道后,在抚顺路上的国棉六厂宿舍分给他一套新房。
改革开放初期,大部分生产企业都属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于是诞生了许多集体宿舍,老于所住的国棉六厂宿舍就是个典型代表。国棉六厂当时是青岛数得着的大厂,宿舍里的建筑基本上都是两层的筒子楼,朝街的那一面,每家每户都规整地开着一门一窗。今天看起来非常简陋的集体宿舍,在当时已是让人眼红的高档住房了。拿到新房钥匙当天,老于带着媳妇来到宿舍一看,平整的水泥地面,是返潮的泥土地面没法比的。
老于的新家是个14平方米的通间,门口4个平方米的空间,砌好灶台当厨房;中间再隔出4个平方米,搭个外炕,外炕下面就是储藏室;最里面的6个平方就是主卧室和客厅,上面还搭了吊铺。老于的爸爸住外炕,弟弟住吊铺,他和媳妇住大床。后来,老于有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这房子住着就挤了,小儿子跟着爷爷睡外炕,女儿跟自己睡大床。
夫妻说话邻居听得清楚
“别人家发生个针鼻儿大小的事,邻居们都能知道。”老于当时住的宿舍,两户之间墙壁很薄,隔壁有什么动静,在自己家听得真真切切。老于是个热心肠,只要听到邻居吵架或者打骂孩子,他总要抻头看看。不光说悄悄话不方便,老于的爱人换衣服也是件头痛事。“跟那么多男人住在一起,你说我一个女人能方便吗?”老于的爱人说,现在想想当时的生活,真是欲哭无泪,居住空间的狭窄使得一家人都看轻了男女之间的差别。
公共空间的狭窄,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处得很密切,但邻里小摩擦也时有发生。那时一厂宿舍里各家各户都没有独立门牌,邮递员送信都是放在每条胡同的第一户,然后再由他们家转交收信人,向来相安无事。“现在的邻里关系松散了,再也找不到当年的回忆了。”老于说。
孩子煤池子里玩过家家
搬进宿舍第一年,老于就有了自己第一个煤池子,那是他自己在院子里垒的一个水泥小屋。当时的煤池子不光是装煤,跟现在的储藏室差不多,那里是大院孩子们的乐园。直到现在,老于的儿子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自己因为煤池子挨揍的事情。“煤池子里面也就一米多高,大人弯腰才能探进头去,小孩身体软,一佝偻身子就藏进去了。”老于说,特别是夏天,煤池子里特别凉快,小孩子就喜欢往里钻。因为当时宿舍里的煤池子都是自家修的,也没有什么好材料,就用点粗沙,所以大部分质量很差,踹几脚就能散架,所以大人坚决不让孩子钻到煤池子里。“做不让做的事”大概是小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甚至还拿着蜡烛、点心和玩具在里面过家家。有一次,老于的儿子贪凉猫进了自家的煤池子里,不知不觉睡着了。等醒来的时候,已是夜里10点多。当老于看到儿子的时候,上去就是一脚。
“上青天”辉煌半世纪
昨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李沧区四流中路46号原国棉六厂厂址,这里已经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但一说起“上青天”和当年领头人郝建秀,它留给青岛人的是唏嘘不已的记忆。
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中国纺织业一直有“上青天”的说法,“上青天”是对当时三大纺织工业基地——上海、青岛和天津的简称。青岛解放前,已拥有九大纱厂,鼎盛时期总用工人数近10万。解放后,这九大纱厂收归国有,并依次更名为青岛国棉一厂至九厂,青岛纺织工业进入辉煌时期。
在我国“一五”时期,全市480多个私营纺织业户全部走上公私合营的道路。至1956年,青岛生产的细布、平布已打入了国际市场。1978年,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轻纺工业”的口号,青岛投资建设了国棉十厂,而随着上海纺织产业的转移,青岛纺织产业一度领先全国,这是青岛纺织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上世纪90年代,随着限产压锭、物价连续上调、生产成本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出现,当年“上青天”的盛况已是过眼烟云。
辉煌在职工身上的直接体现是发到手的工资,1979年下半年转正时,国棉六厂的一名先进职工一个月可以发到136块钱,相当于绝大多数行业老职工每月工资的三到四倍,在沧口闻名的“三盛楼”里经常有人来买4毛钱一斤的名吃沧口锅贴,而这些客人中绝大多数都是国棉厂职工。
郝建秀出自国棉六厂
连续7个多月纺纱白花率一直保持在0.25%;以她名字命名的工作法和工作小组成了几代纺织大军的精神符号……作为当年领头人郝建秀至今还保留在很多青岛人的记忆里。郝建秀是苦孩子出身,家住沧口,全家八口人都靠着赶大车的父亲养活,只上到小学三年级的郝建秀靠捡煤渣、赶海捉鱼补贴家用。1949年6月青岛解放时,郝建秀15岁。当年11月,她考入青岛棉纺六厂。
1950年,在“红五月”爱国劳动竞赛中,工厂开始记录分台白花数量,大家很快发现,郝建秀管的纺车白花总是出奇得少,这引起了厂领导的重视,郝建秀的事迹传播开来,并传到了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郝建秀工作法”也自此扬名。随后,全国400多个纺织企业都开始学习、推广郝建秀工作法。1951年国庆节,郝建秀作为全国纺织工业战线的劳模代表,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国庆宴会,她代表全国纺织工人向毛泽东主席敬酒。(记者 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