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垃圾、污水、畜禽粪便、废菜叶、烂秸秆……昔日,这些都是农村环境治理中最头疼的环节。而在即墨移风店镇上泊村,它们却成了宝贝。这里有青岛市第一座农村能源站。与两年前的步履维艰相比,如今的能源站已经实现盈利 ,而且40元一吨花钱回收路边牛粪。目前,整村用上了沼气,使用沼气的价格还比天然气每立方米便宜四成。如今,整洁的柏油路上垃圾分类箱有序摆放,昔日垃圾遍地、污水无法有效治理的农村,变身成了环境优美的社区。
A 街上生活垃圾消失,农村变社区 12月8日临近中午,记者乘车赶到了岛城沼气应用最为广泛的地方——即墨移风店镇上泊村进行实地探访。据居民介绍,自从村里用上沼气之后,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改观是生活环境好多了。 站在上泊村的街头,记者看到这里的马路不仅经过了硬化,而且这里没有露天堆满生活垃圾,也没有让人掩鼻的臭水沟。“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用沼气来做饭,我们家也一样。”在上泊村一家羊肉馆门外,店主人张女士指着不远处的一条小路告诉记者,从那向东就是沼气站了,“你看看现在路上多干净。”张女士说,这个村子里有许多农户是依靠养牛为生的,而且很大一部分是奶牛,“原来站在街上,天热时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臭味,现在都没有了。”张女士说,其实沼气这东西村里人原来都知道,但真正用上是从村里的沼气站去年开始投入使用以后,而且从那时候开始,村里的生活垃圾慢慢都有了去处。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农村,但上泊村的街头每隔100米就陈列着载有统一标志的垃圾筒。生活垃圾分为四类,但这些垃圾并非都会成为沼气原料,还需要进行甄别。 B 牛粪变宝贝,还去外地拉 沿着张女士所指的方向,记者找到了这个位于村里的沼气站。由于当时村里正飘着雪花,沼气站中两个白色的沼气罐顶逐渐与天空融为一色,在这附近,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动物粪便的味道。 “那边有大棚,里面养殖了一些家禽,有鹅、有猪,还有屋子专门存放动物的饲料。”在沼气站中,一位在户外寒风中忙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沼气罐里的原料仅仅依靠站里这些小动物产生的粪便是远远不够的,这里的主原料都是买来的,主要是来自村子里农户养殖的牛粪便,有时不够了还会去别的村子拉。 “村子里有专门养牛的,以前牛粪的味道蔓延在村子里,尤其是夏天,很遭罪。现在好了,牛粪集中回收,我们也都受益了。环境改观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用沼气更合算,价格也便宜。”村民毛先生说道。 采访中还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记者眼前的沼气罐发酵而成的沼气 ,不仅可以供全村家庭用来烧水做饭,沼气产生后剩下的沼液和残渣也不随便乱丢,还能被收集起来当做肥料,直接用来种菜。他给记者指了指远处一个斜三角形状、还未最终建成的建筑物说,那里以后都是大棚,建好了以后种菜所需肥料不用出去买,光靠站里产的“肥料”就足够了。 C 垃圾集中处理,变废为宝 “以前由于养猪养牛的污物排放和其他垃圾污染 ,整个村子经常臭气熏天,现在有了沼气站,不但环境污染的问题解决了 ,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而且家家户户还都用上了实惠清洁的沼气能,农业种植因为有了有机肥料,也实现了增收增产,真是一举多得。”上泊村村主任胡显杰介绍说。 作为新农村沼气能源站模式的开拓者,沼气站承建方的青岛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曼告诉记者,该能源站运用了全自动控制系统等数十项新技术,不仅是新农村沼气能源站示范项目,也是标准化样板多原料沼气示范工程。 在沼气站,记者看到,整个循环工程非常成熟。沼气站里本身就养殖牛、鸡、鸭等,还种植了蔬菜,有蔬菜大棚,真正实现了有机循环。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村里的污水收集系统、沼气输送系统等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建设与完善。沼气站周边正在规划新农村楼房建设,计划一期建成容纳1000户的新农村住宅小区,小区内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回收系统、沼气输送系统等都将统一建设,污水和垃圾将成为给小区提供能源、给农业提供灌溉用水和有机肥的原料。 D 第一座农村能源站实现盈利 去年,在上泊村举行了中国新农村能源站启动运行仪式,这家沼气站成为本市第一座农村能源站。 “现在国内很多沼气站存在无法盈利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不系统、规模不匹配、配套不齐全、技术不成熟、设备质量差、原料单一、产品得不到充分利用、管理混乱等。最终结果是沼气项目建好了不盈利,不盈利的结果是不运行,不运行导致沼气产量和利用率低,以至于规划目标完不成。”青岛天人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按照现在的市价,每立方米沼气原料成本为1.33元,如果产品单一仅以沼气为主,1立方米沼气售1元~1.5元,产出只够原料成本,很难实现盈利。把沼气净化提纯后可以卖到每立方米4元钱,供给汽车,受益将提高;同时形成的沼渣 、沼液深加工为成熟产品,盈利机会将大幅提升。” 沼气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沼气站已经实现了盈利。“主要靠沼气费用,这是收入。现在沼气站牛粪还是少了,需要进行回收,这部分又是支出 ,一吨需要40元左右,还有维护沼气站运转的劳务成本等。” 经济效益 用沼气比天然气每立方能省4成 据了解,沼气站项目首期工程始建于2009年,主要原料是畜禽养殖污物,自运行以来,已经帮助该村500户村民初步形成了一个“养殖——沼气——种植”的绿色产业链。伴随新农村建设的推行,越来越多的村民要求加入沼气输送管网,就这样沼气站二期工程应运而生。该工程将原料由单一的养殖粪污扩展到秸秆、废菜叶、生活垃圾等复合原料,并且新上了有机肥加工工程,沼气供应更加富足 ,可满足周边村庄1000余户的用气需求,沼渣沼液产量大增,除了用于满足当地生态农业的需求之外,还可直接加工成有机肥对外销售,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新的经济效益。 “村子里没有天然气,也没有煤气。”上泊村村民毛先生向记者回忆说,过去,冬天为了取暖或做饭,每家每户家里烧的不是柴火就是枯草,呛人不说还烟熏火燎,冬天储备起来也是个麻烦事。“现在跟城里没啥两样,灶台上操作起来非常方便,烧水做饭不在话下。”毛先生介绍说,虽然现在家里还不能通上管道天然气,不过用沼气效果是一样的。“最大的好处是便宜。”他告诉记者,这里的沼气每立方米价格才1块5左右,一个月二三十块钱的费用基本上就能封顶,用沼气比天然后每立方米能省4成。 了解了上泊村的沼气价格后,记者于8日查询了一下青岛市物价局网站获悉,自从2007年开始,青岛市居民用的管道天然气价格是每立方米是2.4元,而非居民类使用是3.6元。 12月8日,记者采访发现,整个村子几乎全部用上了沼气,不仅解决了取暖问题,做饭成本也省下了很多。 相关链接 餐厨垃圾以后也能回收 今年8月2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全国首批33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青岛在列。对于餐厨垃圾问题,记者了解到,青岛市12月8日开工建设餐厨垃圾处理厂,将使餐厨剩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并使其变废为宝生成生物柴油、沼气等再生能源,同时进一步减少“地沟油”等对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 据介绍,青岛餐厨垃圾处理厂预计2012年8月投入生产运行,处理规模为日均200吨。这家工厂采用目前国际上技术先进的高温厌氧发酵处理工艺和生产设备,经过系列操作,将餐厨垃圾分类分离成油脂、生物质燃气和沼渣等几类物质;再经过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在实现餐饮垃圾无害化的同时,从油脂中提炼生物柴油,将沼气提纯以供民用,把沼渣变成有机肥料,变废为宝。 先把油从餐厨垃圾中分离出来,再提取沼气,剩下的做有机肥还田,等于把餐厨垃圾全部利用起来了,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也可以在减量化 、无害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将餐厨弃物资源化,形成多种产品,不仅不会危害食品安全,还可以提供清洁能源和有机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