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核心
昨天上午,我国大洋功勋船“大洋一号”圆满结束赴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执行的我国第22航次科学考察任务,回到母港青岛。此次科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远洋科学考察,也是我国深海探测史上第三次环球科
学考察。从去年12月8日,“大洋一号”离开广州到昨天回到青岛共历时369天,经历9个航段,航程64162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三圈,取得了诸多历史性突破和科技成果,为我国新发现16个海底热液区,首次在南大西洋捕获了疑似新物种的深海鱼和大量盲虾等热液生物。
现场 三大洋海水汇入青岛
昨天上午9时30分,“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驶入青岛奥帆中心码头,岸上已聚集了科考人员家属等组成的欢迎人群。船舶靠岸后,“大洋一号”上的科考人员陆续下船,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和市领导为科考人员举行欢迎仪式。
“爸爸回来了。”船上一名工作人员的女儿小甄看到科考人员陆续下船,高兴地跳起来。她说,这一年中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和爸爸保持联系。
据介绍,“大洋一号”此次执行我国大洋第22航次环球科考任务,调查区域涉及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共有来自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国内外32家单位、218人参加了此航次。
欢迎仪式上,“大洋一号”上的科研人员将分别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深海取样的海水带下船,汇入岛城大海,寓意这次科考的成果成功带回祖国。
深海探秘迈出“一小步”
欢迎仪式后,“大洋一号”还向市民开放,将带回的科研成果与大家分享。这次大洋科考总首席科学家陶春辉介绍,虽然此航次取得诸多历史性突破和科研成果,但陶春辉坦言,中国在深海大洋领域仍是“新手”,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至少在5年以上,科学认识水平就差得更远。下一步中国大洋科考应注重对深海大洋的科学认识水平,例如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气象和水文资料等,从初步发现向深入研究过渡。
记者在采访时一些专家指出,目前人类对大洋的认识还是冰山一角。以海底生物为例,大量的海底生物人类都还未曾相见,这次发现的大量海底微生物样品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基因研究提供了珍贵样品。因为海底高温、高压、剧毒而且无光,所以海底生物独特的基因可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此外,众所周知,海底热液区是重要的海底矿藏,浩瀚的大海应该还有诸多人类未识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但是,对海洋资源的利用需循序渐进,应先增加对海洋的科学认识,包括水文、气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再计划开发利用。
成果 海底涌出大量“黑烟囱”
“科考人员在此航次中共发现16处海底热液区,而目前我国发现的海底热液区共有33处。这些海底热液区就像在海底隐藏的‘黑烟囱’。”陶春辉介绍,这次发现包括南大西洋5处、东太平洋11处,其中在南大西洋发现的一处热液区是目前南大西洋洋中脊发现的最南端热液区,这些海底热液区“冒烟”地方的水温比较高,最高可达到300多摄氏度,而周围的水温仅有2摄氏度左右。
海底热液活动区中的热液硫化物是目前日益受到国际关注的一种海底矿藏。它的成因在于海水从地壳裂缝渗入地下,遇到熔岩被加热,溶解了周围岩层中的金、银、铜、锌、铅等金属后又从地下喷出。这些金属经过化学反应形成硫化物沉积到附近的海底,像“烟囱”的形状一样堆积起来,因此也被形象地叫做“黑烟囱”。
“南太平洋另外一处海底热液区面积较大,科考人员抓取了一块铜含量很高的岩石。”第三和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杨耀民介绍,他所负责的两个航段共发现了两处海底热液区,其中南太平洋最南端海底热液区位于大洋洋中脊和地幔热点的交汇处,这有利于研究地壳的构造和演化。另外,科考人员在东太平洋发现海底热液区,其中有死亡的,还有刚死亡或是离活动热液区较近的区域,这将有利于研究海底热液区的形成历程。他们还抓来一块重达500公斤的硫化物样品,这是中国自开展硫化物调查以来所获得的最大硫化物样品。
捕获一条新物种鱼
记者在“大洋一号”上的标本室里看到了这次科研的多项采样标本,其中有外形像琵琶虾的“盲虾”和一种头大尾巴小、有些像蝌蚪的不知名的鱼。“有些盲虾生活在100摄氏度的水中,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负责底栖生物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工作人员黄丁勇告诉记者,盲虾因为生活在海底,常年不见阳光,所以眼睛逐渐退化,体型有大有小,大的长约10厘米,头部膨大,头两边的腮发达,且呈黑色,在南大西洋一处海底热液区有大量盲虾,它们像从蜂窝里飞出的蜜蜂一样,他们用一种像“抓斗”并带有视频功能的深海新型取样仪器,一下就抓了200多只。
另外,科考人员还捕获海蟹、海葵、管状蠕虫等热液生物,是历次科考活动中获取极端环境生物样品种类、数量最多的一次。最值得一提的发现就是科研人员在南大西洋利用深海生物组合取样器抓到了一条热液鱼。“这条热液鱼头大,体型呈蝌蚪状,体长约60厘米,重约1斤,鱼眼凸起,呈灰色,体表无鳞,但有坚硬刚毛,应该是人类所未知的新物种。”黄丁勇告诉记者,抓到这条鱼很偶然,他当时在操作深海生物组合取样器的时候,忽然在电视画面上看见一条好像是鱼的东西进来,就赶紧将“抓斗”的门关闭,捕获到这条珍贵的鱼。
无人潜水器海中“取宝”
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次航行中,科考人员首次获得不同深度水体中的微生物滤膜样品和大空间尺度不同环境的基因资源样品,为深海微生物多样性研究和基因资源获取提供了珍贵样品;首次获取了多金属结核环境特别受关注区内大范围、多站位、全深度的环境数据及生物和微生物样品。科学家首次在中印度洋获取了密集的环境参数,为印尼贯穿流对印度洋环流及气候影响研究提供了关键实测资料;在西南印度洋首次布放深海综合锚系浮标观测系统,连续采集的气象要素通过卫星实时传输;在东太平洋海域布放并成功回收了深海锚系,获得了热液区长达111天的资料。
“科考人员还首次使用无人缆控潜水器完成南大西洋非活动硫化物新区探测并取样,标志我国大洋科考机器人实用化取得实质性进展。”陶春辉告诉记者,首次开展中深钻硫化物区试用并取得样品,为硫化物矿区评价开展了技术储备。此次科考中,自主研发的声学深拖系统首次在洋中脊复杂地形热液区获得了高精度数据,为硫化物资源评价提供了新手段;我国首次在菲律宾相关区域开展了多波束全覆盖海底地形地貌和海洋环境调查,测量面积达3726平方公里。
幕后 他们的一天是“26小时”
记者了解到,这次科考航行航程是64162海里,相当于12万公里,在航行期间分停别停靠过南非的开普敦、巴西的萨尔瓦多、巴拿马,还有厄瓜多尔的瓜亚基尔,大体路线是通过我国的南海进入到印度洋,然后再进入到南大西洋,经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到东太平洋才返回青岛。
“航行过程中我们的时间非常乱,经常不知道具体时间是几点或者哪一天。”一名科考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空间跨度大,船在大洋上航行的时候,大家每两到三天调整一次时间,往东走加1小时,往西走减1小时,特别是在太平洋上,有时候还得加减1天。“有时候一天是25个小时,或者26小时,只能按照实际时间来安排工作。”科考队员曾湘说,她开始还很有秩序地加减时间,但后来居然也过“糊涂”了,只能依靠电脑记录的时间了。
近半科考队员是“80后”
记者了解到,“大洋一号”这次科考航行中,共有来自全国32家科研单位和院校的218名科考队员参加了科学考察任务,这里面既有在读的大学生,也有为大洋事业奋斗了几十年的老科研人员,他们中年龄最小的22岁,年龄最大的61岁。“我们的科考人员中,‘80后’科考队员91人,占全体科考队员的42%,60年代和70年代的科考队员79人,50年代的科考队员48人。”陶春辉告诉记者。这近半数的“80后”队员给他们工作增添了很多活力,不仅性格活泼、思维活跃,工作也很踏实。
“船上的生活也比较丰富,休息的时候经常组织一些唱歌、钓鱼、健身等比赛。”来自国家海洋局的工作人员高发建告诉记者。
新闻内存 “大洋一号”母港在青
记者了解到,“大洋一号”海洋科考船是我国第一艘现代化的综合性远洋科考船,今年已经有27年的船龄。自1998年归属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管理以来,将“大洋一号”的母港定在青岛,先后执行了13次远洋调查和大陆架勘查的多个航次调查任务,能在未来10年至15年满足我国在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研究开发需求。
去年5月28日,“大洋一号”在执行完大洋21航次任务后返回青岛,经过船舶特检、增改装和设备维护等工作后,还完成了3500米水下机器人实验,去年9月28日,“大洋一号”再次从青岛起航赴南海进行船舶和装备综合海试,为执行第22航次大洋科学考察任务做准备。去年12月8日,“大洋一号”从广州启程,开始第22航次大洋科学考察任务。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表示,青岛在全国海洋科技、海洋事业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大洋一号”凯旋地选在青岛也是基于这一考虑。随着国家深潜基地等一批涉海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青岛在全国海洋事业中地位将进一步突出。
此次科考创多项纪录
据介绍,“大洋一号”第22航次科考也创造了我国海洋科考的多项之最,大洋科考史上时间最长(369天)、航程最长(64162海里)的航次,船舶主机累计工作长达9845小时,动力定位累计使用297次,累计工作1511小时,是船舶动力保障之最,也是历年来单航次船舶操纵之最。
发现的成果是我国海洋科考有史以来最多的一次,其中考察过程中发现了现16个海底热液区,是我国目前所有发现海底热液区数量的一半。(记者 孙启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