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二十来个企业老总安静地坐在课堂里。“现在大家每两人一组,面对面坐,手拉手。然后各自回想一些过去的事情,一些痛苦的,让你内疚的经历,和你的同伴分享。 ”不出半小时,有的老总和同伴紧紧相拥,抱头痛哭,有的老总会对同伴破口大骂,甚至还会产生肢体冲突…… 二十来个企业老总安静地坐在课堂里。 “现在大家每两人一组,面对面坐,手拉手。然后各自回想一些过去的事情,一些痛苦的,让你内疚 这种 “领袖素质培养课”看似荒诞,收费却不菲,参加完全部课程要三万多元。授课内容除了上述“分享经历”环节,主要是由教师讲述国学经典小故事。有律师认为,这种所谓高级培训班的泛滥,与我国继续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缺失存在很大关系。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有配套实施细则的法规,这才是彻底根治培训班乱象的有效手段。 三阶段课程收费三万元 公司没开具发票 陈先生(化名)称在一个文化公司处报名参加了“领袖素质培养课”,但越上越觉得不对劲,感觉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陈先生是东北人,拥有一家药品公司,平时主要在长三角地区做生意。一个多月前,经山东一药品老板的介绍,陈先生首次听闻了“领袖素质培养课”。 “据我这位朋友说,开设这个课程的文化公司是直接从美国把这套培养体系引进中国的,这套课程在美国已经有四十几年的历史,对于如何管理团队、如何提升自我素质和价值、挖掘个人潜能、培养领袖气质等等,都非常管用,只针对公司老总开设。 ”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陈先生报名参加了这个课程。 “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收费6900元,第二阶段是9900元,第三阶段是19900元。但如果三期连报的话,公司会提供优惠,一共3万元。 ”陈先生告诉记者,这个收费对于他来说的确不算什么,但对于一个培训课程来说,应该算是偏贵的。 “正因为收费偏贵,我也就更加好奇,课程究竟能为我们这些企业老总提供什么? ” 陈先生说,这家文化公司在长宁区一幢大楼内,他出入该公司多次,从未见过这家公司的营业执照。另外,他所交的3万元学费,公司也没有开具发票。 “在教师面前,企业老总就像一群小学生” 上个月,陈先生所报的“领袖素质培养课”终于开班授课。据陈先生介绍,第一阶段课程共有四天时间,每天从上午10点到下午6点。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文化方面的知识,其中以国学经典及佛教常识为主,间或讲一些西方文化的经典小故事。 “我注意了一下,这些文化知识主要涉及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心理这方面,确实很有道理。 ”这一阶段的课程还有一个颇具禅宗意味的名字,叫“醒觉”,是希望学员能够在听课之后有一个自我意识的觉醒,对自己进行重新审视。 如果说第一阶段课程还算正常,那第二阶段的课程就让陈先生 “看不懂”了。 “第二阶段名叫‘蜕变’,授课往往从中午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教师说,我们每个人原来都只是一个‘蛹’,在经过第一阶段‘醒觉’课程后,我们已经完成了蜕变的过程,现在已经是‘蝴蝶’了。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分享经历,尤以痛苦、失败、内疚的经历为主。 “第二阶段的教师非常强势,每次上课还带着四五名助教,课堂气氛非常压抑,我们这些企业老总在教师面前简直就像一群小学生。 ” 陈先生说,教师要求大家必须由衷地分享自己的痛苦经历,然后参与讨论,经常会发生分享者说着说着就痛哭流涕,不能自持的局面。有时候听者也会有触动,在一旁偷偷抹眼泪。教师非常擅长调动人的情绪,常常都让整个班级的学员哭成一片。 “有时候哭着哭着,教师又会引导学员去评论分享者的经历。有很多经历是非常隐秘的,被人评论肯定不舒服,于是也会有言语冲突产生,有时还会发展成争吵,甚至会有肢体冲突,一整个班级哭成一片后,又骂成一片。 ”“每次上课都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但的确让人又紧张又兴奋,欲罢不能。只是,如果这时候有外人推开门一看,肯定会认为我们都是‘疯子’。 ” 介绍新客户检验“学习成果” 目前陈先生的课程已经进行到了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时间比较长,有四个月,每个月连续上两天半的课,一共10天。这个阶段类似于大学的‘毕业实习’期,会安排学员出席一些社会活动,不再局限于课堂之内。内容基本上还是第二阶段的升级版,课堂上依然整天有人哭哭啼啼。而且一旦开始上课,中途就不能离开或者退课,一旦学员提出这样的要求,就会遭到教师的辱骂,压力非常大。 ”此阶段还经常会有一些小游戏,此文一开头的“两两结对互相倾诉”就是其中之一。 另外,第三阶段学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介绍亲朋好友报名参加这项课程。 “教师说这是给学员的练习,是检验前两阶段学习成果的方式。如果能成功说服朋友也来报名听课,那就证明自己的感召力有了提升。我看我班上的那些老总都介绍得非常踊跃,但如果介绍成功,公司也不会给学员奖励,更不会让学员从他人学费中抽成。 ” “参加这个课程,的确让我交了不少生意上的朋友,也提高了自己的胆量、发言水平,知道了不少文化常识。几乎所有学员都表示课程让自己收获颇大。问题是,这样的收获是否值得付出这么高的学费?是否真的如课程宣传语所言,课程能够改变我的思考方式,进而改变我的人生? ”陈先生表示困惑。 专家说法 多数课程不教授自我梳理方法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严嫣律师对此类 “领袖培养班”、“总裁班”也颇有感触。 “上此类课程的时候,在老师的引导下,学员的确会达到一个非常放松的状态,尽情宣泄,畅快淋漓,这种状态会让很多人都欲罢不能。但在脱离这个课堂环境、脱离老师的指引之后,其实学员们并没有学到一些心理学上自省、自我梳理、自我调节的技能。多数课程是不会系统教授这样的方法的。 ” 严律师说,对于这种培训课程,很难讲是否真正有效,关键还是要看学员自己的诉求。 “有些人是冲着学知识去的,有些人是冲着结识朋友、拓展交际圈去的,还有些人是冲着心理辅导去的。诉求不同,自己从课程中得到的东西也会不一样。但无论如何,开课方必须确保自己的专业资质,比如说如果让非心理学专家去教授心理学知识,那恐怕真的会误人子弟。 ”严律师提醒有意向参加此类课程的人,一定要事先明晰自己的真正诉求,然后有的放矢地去报班。 打开了伤口就要负责包扎 心理学专家林贻真认为,此类课程效果如何暂且不论,但课程上的一些训练方式确实是值得商榷的。比如分享痛苦经历的环节,在多次训练之后有可能真的对提高自我的表达能力、增加人的胆量确实有效,但这样的分享必须确保环境的安全和隐秘性。如果是当着全班学员的面一起分享,那就无法做到保密,就不是很妥当。 林贻真还表示,心理学专家在引导咨询者回忆自己的痛苦经历,打开“伤口”之后,是会负责“包扎”的,这才能达到心理咨询的目的。但是如果是一个大班上的学员全部打开了自己的“伤口”,即使教练有心“包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势必会有遗漏。如果学员的心理创伤打开之后得不到包扎,学员的情绪就会激动、焦躁,不利于身心健康。 至于此类培训课程上教授的文化知识,林贻真认为,企业老总们能管理一个企业、管理一个团队,内心对中国文化肯定早已熟谙,只是没有提到理论的高度。当培训课程的教练说出那些文化小故事的时候,多数老总都会产生共鸣,觉得是把自己早已有之的想法做了提炼。这种契合感也是不少老总喜爱这样的课程的原因。另外,有需求才会有市场,此类培训课正好契合了一些管理者想要提升文化素养的需求。 记者调查 授课公司:教练并非心理学专家 记者登录了这家文化公司网站,看到了如下课程介绍:“……课程通过导师指引、情景熏陶等方式人,让受训者发现自我内心真正愿景,激发为目标奋斗的激情。……课程挖掘学员沟通、自律、调控的潜能,重塑学员的信念、目标、行动习惯。 ” 根据该网站信息显示,这家文化公司成立于六年前,专门从事国学教育、企业管理咨询等业务。然而,记者登录市工商局和长宁区工商局网站,均未查到这家文化公司的注册信息。根据网站上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了“领袖素质培养课”负责人之一胡小姐。胡小姐称,该课程是采取全封闭的授课方式,即每个学员在上课期间都要全程关闭手机,管理非常严格,旨在为公司老总等团队领导者提供如何打破固有思维模式框架的方法,并教授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方式。 “我们采取的是大班化教学方式,但一个班上不会超过60个人,学员太多的话效果也不会理想。我们的课程还能为学员提供一些附加价值,比如通过交流学员之间会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在生意往来上也会更加方便。 ” 当记者问到授课教师是否为心理咨询师时,胡小姐这样回答:“其实我们内部不叫他们‘教师’,叫做‘教练’比较恰当。每个阶段的授课内容不同,教练也都不同,但这些教练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他们并不是心理咨询师,也不是其他领域的专家,但他们能够帮助学员发现自身思维、对世界认知上的一些问题,然后加以解决。 ” 业内人士:总裁班日渐“剑走偏锋” “过去的总裁班其实偏重的是人脉关系建立,所谓的班级只是搭建一个平台。但现在越来越多的总裁班已经走向所谓的 ‘心灵’、‘意识’路线,至于到底有没有用,那是仁者见仁的事了。 ”记者走访从事培训行业多年的崔先生,他告诉记者,高端培训教育近年来已逐渐出现一种“剑走偏锋”的态势。 在崔先生的指点下,记者在网上搜索了几个“总裁班”的培训信息。过去的 “总裁班”往往跟EMBA等知名教育品牌拉上关系,但如今不少“总裁班”更显神秘:“总裁魅力提升班”、“生命觉学总裁课程”、“企业家人文气质研修”等等。这些看起来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课程,究竟在培训些什么?点开“生命觉学总裁课程”的介绍,记者看到,其课程的目标是:“正确清晰地认识了解自己与他人的脾性、情绪、优劣势、思维方向、人生观、价值观并进行客观的分析与判断”、“找到一切根源,解除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调整生命方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把控自我情绪,突破、主宰自我命运”、“定格与延续生命态度,实现个人或企业目标”…… “不少成功人士在掌握一定财富之后,确实希望再度提升自己的魅力,这种魅力从何而来?更多的是来自对哲学、历史、美学等学科问题的了解。 ”一些业内人士介绍,这些课程之所以如今越来越多,也是“市场需求”决定的。 “另类总裁班”鱼龙混杂 “‘总裁班’课程的蜕变也是适应市场的一种表现。 ”据崔先生介绍,不少事业有成的人都会有不断突破自我的要求,特别是最早的一批“成功人士”,由于“闯江湖”的时间早,部分人的文化层次的确不高,因此培训市场最早一批课程大多是号称可以提升学识学历的,有 “名师”授课的。此后,一些人也希望通过这一平台结交更多的人脉,因此培训机构也出现了这样的动向,甚至会吸引一些政府官员参与,而在对外广告中则明言“顶级人脉资源、高端人际网络”。 “这样的培训课程就是搭个台子让大家交换信息的,至于你能不能得到什么,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有些人甚至是让秘书代替自己来上课的。 ” 不过近年来,“总裁班”再度出现新动向,一些人更希望从气质、魅力和人性方面有所提升,解决一些“人生哲学”上的问题。据崔先生介绍,一些此类总裁班的确会从哲学层面来探讨问题以提升“成功人士”对世界的看法,但多数时候还是通过“技术层面”的操作来让这些“成功人士”认为有所得。 何谓“技术层面”?崔先生举例表示,在国外的确有系统的心理训练方式,比如在国内流行的“拓展训练”即是这种训练方式的一种演化。而一些另类“总裁班”也是沿用这套模式,对形式加以改造,就能让这些“成功人士”的心理同样有所触动。 “但说到心灵、气质、魅力层面的东西,本身就缺少量化的标准。 ”崔先生坦言,此类班级的课程设置其实随意性很大,大多是为附和这些“成功人士”的心理需求,对于真正的提升并没有太多帮助:“特别是那些号称沿用古代宫廷教育、美国某某系统培训方法一类的,大多都是唬人的。 ” 崔先生举例表示,之所以不少“心灵班”、“气质班”都会设置 “国学”课程,其实就是教授一些“国学小故事”,这样能以最简单的途径让这些“成功人士”讲话时感觉到自己也能 “引经据典”。 “我曾经培训过一个老总,他一直认为自己下属形容一个人美时说‘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非常有文采,认为他饱读诗书。后来他知道此语出自 《登徒子好色赋》,也知道平时所谓‘登徒子’的含义后,他觉得自己也有了相应的文采。 ” “其实培训课程的本质还是营销,特别是针对成功人士。只要能让他愿意掏钱出来,并且自认为这是值得的,这就够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