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年前,当画家解中才和他的妻子董文杰将他们创办的画作坊从青岛市区搬进胶南市张家楼镇大泥沟头村时,他们不会想到,这里会成为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屈指可数的“画工厂”——绿泽画院。 大泥沟头村,距胶南市10余公里,距青岛市区70公里,村后有松泉山相依,村东有水库掩映,山青水绿。山水田园处,画院董事长董文杰手指幢幢花园式别墅,自豪地告知参观者:“这里原先是菜地,我们来后盖了些平房,现在 从业余画家到跨国画商 如今的绿泽画院,几乎每天都有参观者登门造访,或出于好奇,或要真心学艺,而来者必达的画院“胜地”便是解中才的个人作品展室,那里珍藏着这位已过不惑之年的成功画商最初有关艺术的光荣与梦想。 白桦林,森林中的小动物,还有妻子的肖像,解中才最擅长的是写实风格,尤其擅长风景和人物。虽然没有经过美术院校的专业培训,但他的创作极富天赋。而今,最大的那幅森林画已经被欧洲画商以10万美元的价格买走了,解中才似乎也在慢慢从纯粹画家的身份中隐退,每年有大量的时间充当空中飞人,往来欧美各国。 董文杰告诉记者,每年解中才必做的一件事是考察海外市场,跟踪熟悉国际画界的潮流走向,以便对症下药,保证产品销量。今年的出访时间推迟,是因为筹备画院所属的国际展览交易中心的开业事宜。而与此同时,解中才还率先在画师中间发展原创力量,有的放矢地开发原创作品。 从未经过专业深造的业余画家到游刃有余的跨国画商,解中才一共只用了8年。 从做订单到原创品牌 从八年前的30名画师、几间平房发展壮大到拥有画师、画工700多人,年产油画3至4万幅、利润300万美元的大型画院,从当年的画作坊到被命名为中国文化 (美术)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董文杰认为,绿泽画院能够有今天,得益于对人才的尊重和培养。 吴丽彦、申艳秋,当年,这些只有十七八岁的女孩子跟随解中才、董文杰夫妇,从青岛市区转战胶南的大泥沟头村,在13年的时间里与这座日渐壮大的企业一同成长,如今,她们都已为人母,更重要的是,她们已成为绿泽画院的顶梁柱,并已开始尝试作品的原创。李宝才和孙艳秋,这对曾经在绿泽画院参加艺术培训的农村青年夫妇,他们的一幅原创作品甚至卖出了3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董文杰说,她不相信那些“撂下锄头就拾起画笔作画”的传奇,是绿泽化院的成长壮大给了这些年轻人提升的广阔空间。“绿泽是做国外订单发展起来的,原本画工的工作就是根据国外提供的画样进行临摹,而自己的创作很少。如今,我们专门为画师提供了展示空间,让他们的才华得以释放。”如今的绿泽画院,已打出了 “绿泽油画”的内销品牌。从人员培训到画作的来样加工,再到原创展览和销售,绿泽画院已逐渐走出了一条产业链完备的艺术产业化路径。 从建设产业园到酝酿上市 精美的油画,配上柔和的音乐和灯光,让记者仿佛走进了国际大都会的美术馆。这里就是今年9月15日刚刚启用的青岛绿泽画院国际交易中心。记者看到,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画院国际交易中心,设有油画展览区、业务洽谈区、交易区、拍卖区等功能区域,集油画作品收藏展示、文化交流、产品交易功能为一体。 “绿泽画院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13年,对于多数企业而言是一个瓶颈期,解决不好企业会面临生死抉择。绿泽正在寻求突破自我的新的发展路径。”董文杰说,也正是在交易中心启用之际,绿泽画院完成了从贴牌到品牌运作,从低端临摹到高端创作的转型。目前,画院接收的外国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5月份。此外,占地11平方公里的青岛达尼文化产业园正在开发建设中。另外,绿泽还正在酝酿成为以油画创作交易为核心业务的上市企业,董文杰称之为“二次创业”。 从几间茅草房发展到周围的三个村庄,从一个画院发展到一个文化产业园区,从只有几名画师的小企业发展为国内著名的画家村并酝酿上市,不能不说,胶南“画工厂”是文化青岛建设中的一朵奇葩,一个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