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即墨新闻网> 新闻速递 > 正文

即墨柳腔:老剧种迸发新活力

来源:qtv 2011-12-05 08:42:21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即墨柳腔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绽放在戏曲园地里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不断加大对这张“文化名片”的建设力度,传承了200多年的即墨柳腔绽放了新的光彩。在即墨文化中心剧场内,柳腔剧团的演员们正在为刚刚编排的《姊妹易嫁之后》做最后的排练,记者看到有不少戏迷专程赶来过一把戏瘾。即墨柳腔以委婉细腻的唱腔、风趣生动的语言和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深受地方群众的喜爱。而作为柳腔剧种国内唯一的专业表演团体,即墨柳腔剧团在传承老剧种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节目质量。

    为更好地发展柳腔戏这个地方曲目,近年来,即墨市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将柳腔剧团纳入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管理,面向社会招考了20名才艺优秀的中小学生组建柳腔小班,并在老年大学以及中小学校成立柳腔兴趣班,同时,每年投入60多万元用于市柳腔剧团演出设备的更新、送戏下乡演出和新剧目的编排,为柳腔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政策支持与自我完善相结合,使即墨柳腔的发展后劲十足。近年来,即墨市每年组织柳腔剧团送戏下乡200多场,并定期举办“庄户剧团调演”活动,引导80多支业余剧团自编、自导、自演,实现了柳腔传承发展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双赢”。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旅游局“多彩青岛”再添旅游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