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三月份,城阳区首次提出打造“动车小镇”的概念,这个概念涵盖的不仅是有形资产,是硬实力,更是独特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坐标。产业能量将得到几何倍数的释放,文化属性生成并得以彰显。“动车小镇”就像是在产业与文化之间注入一股粘性很强的介质,使之成为有灵魂的整体。 危机感,是城阳区推动“动车小镇”的最大动力。环伺四周,中国高速铁路的另一翼“北车”所在地长春,已经率先提出打造 “世 毫无疑问,配套企业与核心产业唇齿相依。配套企业的成长可以折射出高速列车产业的进化史。青岛康平铁路玻璃钢有限公司,是一家高速列车配套企业,是铁道部指定的九大供应商之一。总经理孙忠正虽然年逾五十,但浑身上下散发着敢于冒险的“牛仔”气质。“技术的领先性,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和动力。我们企业与欧洲多家公司合作,合作的前提是这个技术必须是世界领先的。”孙忠正对记者说,“我在这个行业干了快20年了,列车从200公里到400多公里,对技术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当车速从350公里到400公里时,轨道上飞溅起来的石子对车头的撞击程度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测算必须精确,不同程度的作用力,决定某个部位钢板的厚度。这就是高技术的魅力。” 一个强悍的产业,就是一个吸附力强大的磁场。关联产业、人的生活、所在区域的命运都随之发生变化。棘洪滩史志办公室负责人刘好军更愿意用生活细节来表达巨变。他说:“去年秋天,在去济南的动车上,偶遇一个当年在棘洪滩下过乡的知青。当这个花甲之年的老人得知他是当地人时,很关切地询问:到了雨季,棘洪滩的路还是流氓泥?”还没等刘好军回答,这位老人就给陪同自己的晚辈解释,“流氓泥”,就是在雨天,脚踩在地上,泥能把鞋子沾下来。刘好军笑着打断了老人的回忆,说:“您老有时间再回去看看,我请你喝酒。敢跟你打包票,现在你回去了,肯定认不出来了。咱们坐的这个动车,就是从咱棘洪滩开出来的。” 许多关心棘洪滩的人不知道,棘洪滩怀着更远大的理想:打造世界级的“动车小镇”。加快构筑以高速轨道交通装备为龙头,集研发、设计、制造、维修、服务及相关配套产业为一体的产业集群。这个集群是棘洪滩驶向未来的“桥梁”。 站在“动车小镇”概念性规划图前,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于瑞清如数家珍——在24.1平方公里之上,以高速列车为产业核心,建设具备高端生活品质、优越生态环境、一流配套设施且极具地方特色的现代化、世界级动车小镇。显然,这个将要从纸面上“破蚕”的规划是棘洪滩未来的曲线,也是农业思维向工业思维转变的惊人一跃。 预计到“十二五”末,两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650亿元以上,整个高速列车产业产值1000亿元以上;动车小镇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林木覆盖率达到38%以上……这些沉甸甸的数字,是构成“动车小镇”未来的清秀“感官”。 在一定意义上,决策者更愿意将“动车小镇”看作一个有灵魂的生命,有产业重量,有文化热情,有鲜明的独特性。 世界美术史上流传着著名的阿佩莱斯线条。据传,有一次古希腊画家阿佩莱斯拜访另一位大画家宙克西斯,在家中没有见到他,便在墙上画了一条线。后来,回到家中的宙克西斯根据这条线,便猜出了是哪位客人造访过他家。 “动车小镇”,就是试图在更广阔的经济版图上,留下一条高度精确、高度独特的阿佩莱斯线条。(记者 王杰 本报通讯员 刘学平 李延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