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 正文

四方区打造“一刻钟”就业金三角

来源:青岛早报 2011-11-28 13:53:50

今年以来,四方区把努力解决基层就业作为创新社会管理、解决民本问题、促进和谐稳定的着力点,通过实施“强服务、抓队伍、建阵地、创机制、立制度、促活动”等六项措施,努力构建在求职者居住地、街道劳动保障中心、就业岗位之间形成“一刻钟”就业金三角,把一些单位体制外的“社会人”变成有岗位、有收入、有保障、有尊严的“社区人”。

打造“一刻钟就业圈”

记者了解到,四方区提出的“一刻钟”就业金三角是指:四方区在求职者居住地、街道劳动保障中心、就业岗位之间形成“一刻钟”就业金三角,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路径最短最优的就业服务,使求职者从居住地到达最近的公共就业服务场所只需一刻钟,求职者办理求职实现就业只需一刻钟,求职者从居住地到达就业地点只需一刻钟,这是四方区根据街道和社区就业特点、方便群众就业需求、强化政府基层服务提出的工作理念和便民措施,通过六项服务措施,创造温馨、快捷和便利就业服务环境,增强辖区居民就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四方区围绕促进充分就业工作目标,贴心服务确保人岗对接,摸清多种就业需求,实行“量身定岗”和全程跟踪服务。在思路上着眼惠民便民,履职上致力为民利民,作风上体现亲民爱民,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施管理。他们把群众满意作为就业服务的出发点,积极联系驻区企业,收集各类岗位,通过社区就业服务载体平台和“一对一”政策指导服务,把就业岗位送到千家万户。同时,做到人员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落实到位,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此外,四方区还扎实开展就业创业促进活动。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中,开通了见习基地服务直通车,创建了“我是朝阳”毕业生工作品牌,推选出一批就业之星、见习之星、创业之星毕业生典型;全力推行“责任到人、指标到社区、安置到岗位、落实到政策”的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到工作法”,采取优先推荐、重点帮扶、岗位速递等措施,为每名未就业特困家庭毕业生推荐3个以上岗位,优先向用人单位和见习基地推荐特困家庭毕业生。在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把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就业困难群体作为援助重点,扎实做好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技能的“四送”工作,确保就业服务“无缝隙”,促进失业人员多层面、多渠道实现就业。

基层就业有了服务阵地

记者了解到,四方区依托7个街道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和92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建立形式灵活、服务规范的mini人力资源市场,上半年举办各类用工洽谈活动80场,其中街道招聘日、社区招聘日46场,收集岗位信息1.3万个,涉及工种160余个,方便求职者不出街道、社区就能获得信息,就近就业。四方区还全力打造“创业绿洲”,启动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先后举办了10期“海云街”大学生民俗文化创意集市。

基层就业具有灵活吸纳就业容量的优势,路径的选择大多集中在服务业、小企业、非正规就业,加快建立适应多种就业形式的劳动用工制度,需要调动多方面资源和积极性,为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提供保障。四方区促进大学生就业培训采取了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方式,充分发挥社会培训机构在 “培训课程研发、培训师资力量、各高等院校人脉关系”方面的优势,海云庵民俗文化街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开展了民俗、文化类手工艺制作、艺术培训、创意工作室等创业项目,这些社会资源成为基层就业培训的主要阵地,节省了政府培训成本,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业创业成为长效机制

此外,四方区“三管齐下”,力争使就业创业成为长效机制。

首先,完善就业岗位储备制度。围绕重点项目、民营经济、社区家政等广泛开发就业岗位,盯紧招商引资和新建企业,对于用工数量较多、优先吸纳困难就业群体的用工单位,为其量身定制用工招聘、职业培训、社会保险接续、劳动事务代理、优惠政策兑现等全程就业服务,充分挖掘民营企业就业潜力,重点加强与家政服务、托老托幼等社区就业实体的互动,形成按区域、按行业、按工种、按职业技术等级分类管理的就业岗位储备库。

其次,建立就业援助数据库。构建了由失业人员管理、职业介绍管理、就业困难人员管理等14类台账、8种表格为主体的失业管理服务台账体系,建立就业困难群体登记管理、援助岗位采集、再就业援助跟踪服务动态管理三项工作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动态管理、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消零,实现了“五个全部”,即凡是符合援助条件的,全部登记管理;凡是需要政策帮扶的,全部及时帮助落实;凡是有培训愿望的,全部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凡是从事灵活性就业的,全部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凡是不挑不拣工作岗位的,全部确保上岗就业。

再次,建立职业介绍信息库。根据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求职需求和技能特点,从岗位储备库的相同或接近的岗位库中推荐岗位,提高岗位对接成功率。对就业困难、有创业需求的人员,推荐自主创业项目或技能培训专业,开创多渠道就业途径,既增加了就业选择,又减少了就业弯路,得到了广大失业人员的认可。 记者 锡复春 黄飞

-
相关链接

上一篇:319户困难家庭年底前就能搬进康居公寓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