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雷家店子社区共有238户居民,该村有个响当当的名号:草莓村。村里有300多个大棚、11个冬棚,一年草莓种植收入800多万元。村里还成立了草莓种植研究协会,注册了“红店子冠”果品商标。一到采摘季,城里来尝鲜的市民络绎不绝,村路上停满了大车小车。 网购草莓苗回来搞试验 村民张爱梅家有4个草莓大棚,3个工棚,一个冬棚,一年下来,收入十来万元。记者慕名来到孙连伦和张爱梅夫妇家的草莓冬棚里,放眼望去,一排排草莓绿叶饱满舒张,小白花零星开放,蜜蜂穿飞其间。 “这茬草莓是入秋后才种上的,专门准备春节前上市的。”张爱梅特别爽朗爱笑,说起自家的草莓滔滔不绝:“这个新品种叫雪蜜,全村只有我家才有,是我老公从江苏网购回来后自己育的苗,结的草莓可甜了,年前收购价就得二三十块钱一斤! ” 记者了解到,雷店子社区的多数居民家中都安装了宽带,有不少人是在孩子的带动下学会上网的。村民们通过网络购买新品种、发布信息、招揽顾客,一些村民还自印了名片,发给客户。 浇水铺草帘全部自动化 每次有人来参观,张爱梅都喜欢带来访者绕着她家的冬棚走上一遭。 “这面挡风墙有1米厚呢,两边垒的水泥墙,中间是保温层,可挡风寒了。棚顶铺的草帘子,都是全自动的,不用天天爬上爬下地收帘子,只要在大棚里按下开关,草帘就能自动铺开、收起! ”看完外面,她又领我们再进入大棚,指着脚下小路边的输水管说,这些水管子都连着压力器,把水压进水管,通过水阀控制浇水。 “所有的活里最费力气的就是收放草帘子和浇水,现在都能全自动操作了。 ” 施肥靠“臭”奶灭虫靠手工 以前看到草莓“喝牛奶”的报道,许多人都想当然地以为,农户把牛奶直接浇到种草莓的土壤里,记者眼见了才知道不是这么回事。 草莓大棚旁有口大缸,掀开封缸的薄膜,一股浓烈的腐烂味道扑鼻而来,“臭水”下就是粘糊糊黄橙橙已发酵霉变的奶粉。原来,果农买来过期奶粉后,需要加水彻底发酵,再用水稀释后才能浇给草莓。要是不发酵不稀释,就会把草莓“烧”死。农户们一解释,大家想起平时用黄豆沤肥浇花,道理是一样的。 张爱梅说,九、十月份时,还有一项工作要做:抓虫。“草莓招棉铃虫。因为大棚里养了蜜蜂,一点儿农药都不能用,必须用手一条条抓出来,好在数量不多。”虽然人工抓虫比打农药累了许多,张爱梅却乐在其中,“打了药的草莓容易畸形,模样不好看,味道也没有那么甜。” 地头还藏着一片蓝莓树 在仙人河对岸,有个尚未覆膜的大棚,棚里栽了几排挂着红叶的低矮植株。 “这是蓝莓树,明年5月就能收第二茬果子了。 ”孙连伦说,这些果树是他从胶南一家公司买回来的,再有两年就能进入盛果期。“栽好后除了除草就很少需要管理了,省劲。蓝莓是木本植物,不用年年栽。 ”他总共栽种了300多棵蓝莓,仔细看去,栽蓝莓的土地颜色明显不同。 “原来的土不适合栽蓝莓,这是花了2000多块钱买来的酸性土。看到旁边堆着的那些蓝莓树了吧?明年我再买土把它们也栽上。村里蓝莓树太少,根本不够卖的。 ” 对村民种蓝莓,雷家店子社区书记薛贵波有自己的看法,“种蓝莓投入比较大,后期收入比草莓要高。今后村里应该尝试改变单一的种植品种,但是栽种数量一定要控制,以免一哄而上导致蓝莓价格大幅下跌。 ” 引进生态农业种植园 盘点社区一年的草莓收入,薛贵波用数字说话:全社区种植草莓500多亩,全社区仅草莓一项总收入可达800万元,人均增收9000多元。 薛贵波说,仅靠卖草莓终究难以发展高科技农业。最近,一家生态农业种植园正打算落户于此。园区规划面积100亩,计划总投资600万元。 “我们打算经过一年的建设,把这个园区建设成一个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在园里生产绿色蔬菜,养生态猪,发展生态农业。”薛贵波透露,项目已进入签合同的阶段。 村头建一处停车场 从胶州湾跨海大桥进入雷家店子社区之后,马路一下子变窄了。2009年,村里组织人修了一条马路,这才改变了地头全是土路的情况,路面硬化了,车走起来方便多了。可是草莓节车来得多了,路就显得窄了。路一堵,游客的感觉就差了。 “批地手续繁琐不说,村里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薛贵波说,虽然村民变富了,社区居委会却因为没有村办企业,连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村里一年的财政收入只有八万元,支出却有四五十万元。 ”今年,薛贵波计划先在村里建个停车场,草莓节的时候供游人停车,平时就当集市用,让村民逢阴历四、九来赶集,希望能暂时缓解节会期间道路拥挤的问题。 |
上一篇:青岛最北村庄明年喝上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