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 正文

国外富二代生活:巴菲特之子还需自己还房贷

来源:金融界论坛 2011-11-11 15:05:36

  从未质疑过父亲对待遗产的方式

  2006年6月25日,沃伦巴菲特宣布向5个慈善基金(微博)会捐出其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这是当时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一笔慈善捐款。

  对于父亲的“裸捐”,彼得表示,自己从未质疑过父亲那种对待遗产的方式,“我知道他对此的态度很严肃,我也知道他是对的。”

  在“裸捐”的同时,巴菲特留给每个孩子10亿美金,不过这笔巨款并非供子女随意使用,

而是注入慈善基金会中,鼓励子女投身慈善事业。近年来,彼得夫妇将大部分精力贡献给了自己名下的慈善基金会,开始像父亲一样热衷于慈善。

  彼得的双胞胎女儿都是售货员

  2011年3月,彼得撰写的自传《做你自己》在中国出版。《做你自己》详细记录了彼得巴菲特的成长经历,并多次提到父亲对他人生的深刻影响。用彼得的话说,有个“股神”父亲当然很幸运,但最幸运的是从他那里学到了一套处世哲学人生得靠自己打造。

  彼得表示,这么多年来父亲的生活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我小时候父亲并不那么知名,我20岁左右时父亲的财富积累才被世界津津乐道,但父亲从来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至今父亲还生活在我从小长大的房子里,没有任何围墙。他80岁了,仍然每天自己开车,如果你有一天晚上正巧走进我家,可能跟我8岁时见到的场景一模一样:父亲吃着三明治、炸土豆片,穿着睡衣坐在同一把椅子里,并没有什么特别。”

  父亲是一股始终如一的力量

  现在,老巴菲特仍然和妻子苏珊住在奥马哈城的那套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的房子里,每天的闲暇时间主要用来阅读和探望亲朋好友。“每次我回过头时,总会觉得这真是老天的恩赐我笃定老爸会一直在那里,如果我要跟他讨论什么事情从来不会感觉被打断;我笃定地知道他不会有一天喝得醉醺醺的回家,也不会做一些我无法理解的事。他是一股始终如一的力量。”彼得说,重要的不是拥有几栋房子,而是有爱他和支持他的父母。

  在彼得心里,他从未想过要继承父亲的财富,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能成功,就能自豪地说,“这是我的事业”。对于自己的子女,彼得也延续了父亲的教育方法,“我的双胞胎女儿已经三十多岁了,她俩在旧金山的零售店里做售货员,自食其力,也过得非常快乐。”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广州一中学学生若表现好 老师奖励一个吻(图)
下一篇:一个大学生的村庄调查:土地被征 田间风光不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