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庆祝记者节共话走转改 本网记者入选市十佳

来源:青岛新闻网综合-- 2011-11-07 06:39:32 字号:TT

在互联网上奏响时代新闻的强音

——记青岛市十佳新闻工作者获奖者、青岛新闻网记者王东升 

每周两期的“民生在线”网谈,构建政府与百姓的沟通桥梁;推出“最美乘务员朱丽”的系列报道,引发全国媒体的跟进关注;80多期草根人物《咱们》专题,写老百姓身边的事,树老百姓身边的人;走进胶州湾大桥和隧道的建设工地,记录下这些劈海穿空的桥隧建设者……青岛新闻网的网友们发现,新闻网的原创报道日渐发挥出网络新闻“最快、最全、最深、最强”的媒体优势,在岛城众多媒体的变奏中发出自己的强音。在这些深入厚重的大型报道后面,浮现出新闻网年轻精干的采访团队,和在他们背后默默耕耘的团队带头人——王东升。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做一名记者是幸福的,可以让我在采访中体验到千姿百态的人生。”王东升现任青岛新闻网总编助理、采访中心主任。自2008年8月进入青岛新闻网运营部工作以来,创新开辟图、文、视频、社区、微博等全媒体报道手段,打造更加生动活泼、更受网民喜爱的网络新闻,使得青岛新闻网原创新闻在网民之中发挥出重大的影响力。

打造“民生在线”网谈平台,搭建政府百姓沟通桥梁

由市政府纠风办、市监察局和青岛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 “民生在线”网谈栏目,于2009年9月正式启动,栏目以“汇民智、达民意、系民生”为宗旨,迄今举办大型网谈150期,青岛各区市、各部门、各行业单位“一把手”踊跃上线,把群众通过“民生在线”反映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列入工作日程之中,齐抓共管促进问题的解决。

民生在线网谈栏目构建政府与百姓沟通平台

“民生在线”开办一年多来,参加群众多达200万人次,解决网友问题2.7万余条,取得了扎实的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青岛新闻网组建了 “民生在线”报道团队,开创了“民生追访”专题,专门跟进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落实情况,两年来发稿100余篇,促进了政府部门与群众的信息互通。

“孩子3岁了,至今还没有落下户口。”这是胶州村民王仕娥在“民生在线”网谈中留下的一个帖子。她说,这个问题3年都没有解决,这一次发帖,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没想到是,胶州市孙副市长当场给她留下一个电话号码,让她联系解决。3天之后,孩子的户口终于落下了。王女士给青岛新闻网发来感谢信,说:“这么短的时间里给我解决了让我烦恼了三年多问题,我真的很感动,感谢青岛新闻网给我们普通老百姓一个寻求帮助的平台!”

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民生在线”栏目成为政府部门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和市民参政议政的重要监督平台。2010年和2011年,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夏耕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办好民生在线等市民互动栏目,完善公众评价机制,促进政府工作在更大范围内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2010年12月,《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青岛网络自主品牌 凝聚网民力量》的文章,推介了这一畅通民意渠道、打造网络品牌的做法。2011年1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了题为《青岛:广纳民意 改善民生》的新闻,推介了青岛市广开渠道,倾听民意的做法。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栏目获得2009年山东省新闻奖网络新闻复评一等奖、2010年中国地市报新闻一等奖。

青岛新闻网采访中心推出的最美乘务员朱丽报道

策划深度报道,弘扬人间真情

《最美乘务员警示扒窃遭群殴:寒心过但我不后悔》是青岛新闻网独家深入发掘的一组人物典型报道。23岁的青岛女乘务员朱丽,为了保护车上乘客的财产,制止扒手偷窃,屡次被报复殴打,尽管许多乘客面对歹徒的嚣张气焰选择了沉默,但是她没有退缩,她说:“上了我的车,就是我的乘客。我不能容忍窃贼在我的眼皮下偷窃。”

获悉乘务员朱丽的感人事迹,青岛新闻网第一个推出了独家深度报道,并连续追踪,文字、摄影记者跟踪朱丽从早晨5点起床上班到晚上10点回家休息的一天,通过对朱丽、车上乘客、单位领导同事、父母等全方位地采访,探析 “朱丽现象”的深层社会内涵。很快,“最美乘务员”成了市民对朱丽的爱称,网络调查、社区发帖等互动手段及时跟进,网友们深入探讨面对恶行我们应该怎样勇敢面对,表达对朱丽的钦佩和祝福。

青岛新闻网关于朱丽的系列报道很快形成全国影响,中央电视台《共同关注》和东方卫视跟进报道了朱丽的事迹,新华网、人民网、中华网、凤凰网、新浪、搜狐、腾讯、百度等100多家媒体转载了本网报道。青岛新闻网迅速推出了专题,从各个视角全面展示了最美乘务员朱丽的人生侧面,诠释了“最美乘务员”展现给我们的真善美的真谛,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层思考。《中国最美丽女乘务员朱丽》荣获山东新闻奖网络新闻作品一等奖。

 
青岛新闻网推出的《咱们》栏目关注百姓冷暖人生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草根人物

2010年,青岛新闻网开创了《咱们》栏目,定位为“岛城草根人物志”,写老百姓身边的事,树老百姓身边的人,着力挖掘平凡人的闪光之处,展现人性中感动我们的信念和品质,弘扬生活中蕴含的真善美。栏目以每周一期的进度,寻找普通百姓中感动我们的人和事,以小见大,展现时代光泽。

2011年,陆续发表了《劈海穿空的桥隧建设者》、《火海中救出430人的消防官兵》,《走进联合国的二中学生》、《供热十一年 服务零投诉的吴岱华》等独具特色的人物深度报道。同时,发挥网络媒体互动性强的特色,呼唤爱心,扶危济困,救助了身患脑瘤的2岁男孩鋆鋆、患有心脏病的9岁小玉鹏等等,在网络上不断掀起爱心热潮,引起中央、省市其他媒体的跟进报道。其中,《没钱治病兄妹先后夭折 9岁玉鹏再跨生死门》,发稿后,网友为孩子捐款1.6万元,成功帮助小玉鹏完成了手术。青岛网友的无私奉献,引起了全国网友对于青岛这一爱心城市的真诚赞誉。青岛新闻网《咱们》栏目获得山东新闻奖网络新闻二等奖。

“青岛新闻网只是一个平台,它能把如此众多的网友凝聚在一起,把爱心放大,把力量累积,给救助善良的好心人吹响集结号,就像一把放大镜,让阳光聚焦于一点燃烧。”王东升说,这,正是群众观点在我们工作生活中扎扎实实的体现。

青岛新闻网推出的胶州湾大桥建设报道

紧跟时代脉搏,把握大局方向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最先进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是时代精神和社会万象的集中体现。用好网络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需求。青岛新闻网是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地方门户网站,日均独立IP访问110万,PV值逾620万,传递时代强音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

2011年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青岛新闻网与国资委合作,策划推出“企业家共话十二五”系列访谈,青岛新闻网通过视频专访、网谈互动、图文报道,深度采访大型企业负责人在谋划“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新思路、新做法,全景展现岛城各条战线大型企业奋发开拓、锐意图新的风采。目前已完成董家口、青岛港、华通集团、海信集团、青岛银行、饮料集团、澳柯玛集团等企业的独家深度专访,汇聚专题整体推出。

为隆重纪念青岛建置120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唤起社会对岛城名企与城市血脉相连的历史记忆,青岛新闻网采访中心策划推出了“寻找120年的120个难忘瞬间 青岛建置120周年大型采风活动”,探寻民族产业自强崛起、开拓创新的辉煌历程,青岛新闻网联手岛城著名企业,邀请有关专家、网友、学生等,于6月中旬开展了“纪念青岛建制120周年系列采风活动”。百余网友积极参与,通过新闻、社区、微博等多种形式交互参与,发帖2000余条,每期活动均评选出网友优秀作品奖,以生动活泼的参与形式,拉近了名企与市民的距离,唤起了市民的城市自豪感。

为纪念青岛建置120周年,青岛新闻网推出了“青岛建置120周年老照片重拍”活动。记者走进档案馆查找代表青岛发展进程的150余张历史照片,并探寻同一位置、选择同一角度重拍这批照片,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生动展现历史风貌的沧桑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崭新形象,唤起岛城市民亲切温馨的历史记忆。这组图文报道通过新闻、微博、社区、专题等多种形式呈现,受到网友的热情追捧。

聚焦胶州湾桥隧通车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青岛新闻网密切跟踪、全景展现、深度开掘、重磅推出,形成最快、最全、最深、最强的传播优势。综合图文视频报道形式,推出独家首发、专家解读、建设者访谈、全景航拍、工地体验等多种形式,有声有色地打造了桥隧通车报道制高点,形成了青岛新闻网第一媒体优势。

谈到青岛新闻网取得的这些成绩,王东升说,这一切都是团队齐心协力、开拓创新赢得的成果。“我是其中的一分子,我以我们新闻网这一团队为荣。”他说。(青岛新闻网记者 周琦)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