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多地超市高价有机食品造假 花钱购买认证(图)

来源:新华网-- 2011-10-31 14:37:43 字号:TT

  在济南市一家超市有机蔬菜专区,有机蔬菜价格要远远高于其它蔬菜。新华记者郭绪雷摄

    认证环节:几万元叫卖“有机”证书

    根据超市提供的信息,记者联系上一位常年在北京、山东、广西等地做“有机食品”收购、加工、包装的经纪人刘刚。他表示,有机食品行业之乱,关键是认证环节随意性大。

    “像中绿华夏、南京国环等知名认证机构还可以,但对不少认证机构来说,你只要花两三万块钱,基本就能拿下有机食品认证。”刘刚透露,交了钱,一些认证机构或中介公司会派专人帮助“搞定”申请、文件审核、实地检查等认证全流程。

  不仅如此,因受利益驱动,有些认证机构甚至主动找加工企业花钱买有机食品认证。

  山东寿光市砚祥有机蔬菜公司就曾被“游说”。这家公司总经理张砚祥坦言:“我们公司的多个蔬菜品种通过中绿华夏有机认证后,不少认证机构就主动打电话给我,说只要交钱,最多一个月就能把没通过认证的菜品也认证了。这不是乱套了吗?”

  根据刘刚提供的线索,记者联系到上海一家包装印刷公司。在电话中,对方直言,可根据客户要求印制“有机认证”“绿色认证”等各种标签,也可以将“有机认证”直接印刷到包装盒上,根据包装材质不同单个费用从几毛钱至几百元不等。

  因为认证环节不规范,导致“有机食品”满天飞,行业诚信度下降。刘刚说:“有的企业收购普通食品后,经过简单加工包装后,干脆直接贴上假冒有机认证标识,这样做获利往往翻番,个别品种甚至超过500%。”

  针对认证中出现的问题,记者联系到负有监管责任的国家认监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按照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认监委应组织地方认证监管机构对有机产品认证,但目前有机食品监管体制还不完善,仅靠认监委一个部门很难进行“全覆盖监管”。

  山东省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副研究员赵晓燕表示,目前我国有机食品认证资质审查不严,特别是一些中介公司也在承揽认证业务,扰乱了有机食品认证管理体系,应当引起重视。

  生产监管:不靠“标准”靠“自律”

  按照国际标准,有机食品来自严格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那么有机食品究竟是怎样生产的?记者为此走访了山东、广西多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山东肥城市已种植有机菜十多年,目前已发展到17.8万亩,在业内有“全国有机蔬菜第一县”称谓。该市边院镇济河堂村农民朱庆国说,有机蔬菜是“金字招牌”,当地不少农民靠它发了财,因此大家自觉维护这块牌子。在有机菜园里,肥料用的是农家肥,防治害虫用的是防虫灯等生物手段,平时有专人巡逻,外人不准进入。

  “有机食品的生产成本要高出普通食品许多。” 广西八桂田园生产部负责人韦志林说,以有机菜心为例,种植一亩菜心所需的肥料、人工、防虫设施、认证管理费等大约为7000元,因此每公斤有机菜心的生产成本约为14元,是普通菜心的几倍。

  正因有机食品生产成本高,一些生产者出于利益计算,很难严格按标准生产。在山东、广西一些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个别农民坦承“为了增产,使用过违规的化肥、农药”,也有农民坦言“尽管有生产标准,但实际操作就靠自律,谁来监管?”。

  “有机食品全程监管存在交叉或空挡。”山东肥城市农业局副局长赵胜文等人表示,农业部门管生产,认监委管认证,工商部门管流通,卫生部门管餐桌,哪个部门都说得上话,但哪个部门也不是完全说了算。“哪怕只有一个部门监管缺位,也无法管好有机食品。”

  “九龙治水”搞不好有机食品,全程监管需要管理创新。赵晓燕等专家表示,当务之急是专项整治认证领域之乱,同时重拳打击假冒有机食品,将违规经营者逐出市场。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