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小头条 > 正文

实录初中生一天的作息:孩子你睡够了吗

来源:-- 2011-10-30 09:22:18 字号:TT

  

青岛论坛网络调查结果:71.68%的网友表示孩子作业要到晚上10点左右完成,难以保证9小时睡眠

 

每天5点45分,青岛的顾先生开始起床做饭

    【编者按】本网“中小学课业压力调查”系列报道发布以来,受到网友的热切关注。近日,市民顾先生给本网发来自己的生活笔记,精确记录一名初中生一天的作息时间,调查显示,这名初一学生每天学习12个小时,睡眠8个半小时,而活动时间仅有45分钟。

    一个样本当然不能代表当前中小学教育的全貌,但是网上展开的调查问卷则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2632名家长参加的调查中,有51.98%的家长表示孩子放学后几乎没有时间玩耍,38.15%的家长表示孩子很少有时间玩耍。

   【中小学课业压力调查之六】

    冲锋号从每天5点45分响起。

    事实上,由于每天早起,顾先生已经形成了一过5点就醒的习惯,醒来后无法再睡,也不愿起床。在床上迷糊一会儿,用手机听听音乐,等到闹钟一响,必须起床了。

    起床第一件事不是洗漱,而是打开炉子,先烧两锅水,打上面糊。一锅用来煮稀饭,一锅用来煮鸡蛋。

    在烧水的时间里,顾先生洗脸,刷牙,都是在厨房进行,为了看着粥别溢出来。

    一周前,顾先生的起床时间是早晨6点,6点半叫孩子起床,7点20左右到校。可是这样还比别的同学晚到一点,为了不让孩子落后,一家人咬牙决定,把起床时间再提前一刻钟。因为路上会遇到两个红灯,可能就会耽误几分钟。早起一会就能保证早到几分钟。

    这样精准测算出来的起床时间是:爸爸5点45分起床做饭,孩子6点15分叫醒。

    

 
稀饭还烫,倒在盘子里凉得快些

    清晨是孩子睡得最沉的时候,被叫起来的时候孩子无精打彩,草草洗一把脸,坐在沙发上闭着眼睛发怔。妈妈看稀饭还烫,喝不下去,干脆倒在盘子里好凉得快些,一边剥鸡蛋,掰成小块塞进孩子嘴里。这样可以节约早饭时间。

    早饭并不可口,但是没有办法。妈妈对孩子的食物要求很苛刻:看了地沟油的报道,禁止了爸爸在外面买油条、馅饼等油炸食品;火腿、香肠的曝光也很不少,于是也撤出了孩子的早餐;本来是每天一包牛奶的,可是三聚氰胺的报道也出来了。速冻水饺、馄饨也因为肉馅问题,统统被逐出了餐桌。

    食品安全问题把家长从消费者逼成了生产者。这家人已基本不在外面买熟食。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自己买面炸"面鱼",这是早餐的主食;买粗粮熬粥,买牛肉酱煮——毕竟,牛肉还不像猪肉那样被曝光出瘦肉精、病死猪、注水肉等太多的问题。

    但问题是早餐常年千篇一律,孩子也没啥胃口,草草吃了两口,稀饭也没有喝完,再吃上几片苹果就行了。家长顾不上收拾碗筷,忙碌地穿衣背包:"书包都收拾好了吗?要不要带乒乓球拍? "钟表已经指向6点40分了。

     爸爸拿了车钥匙,背上书包拎着垃圾袋,先抢下楼去扔了垃圾,发动车子,在小区里绕弯调过头来,这时母子俩也收拾停当到楼下了。

    上车,加速,妈妈在副驾驶座上观察指挥:"快一点儿,还有10秒,这个绿灯能过去!""别减速呀,那么老远呢。"爸爸则不满地抱怨:"每天都搞得这么火急火燎的,就不能早起十分钟?" "这是谁的车?这么窄的道也能停成这样,堵车了——"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是8点半上课,8点一刻到校即可,那时早上的时间还比较充裕;升初中后加了早自习,到校时间一下提前到了7点10分。顾先生家距离学校仅15分钟车程,孩子都要6点15分起床,那些距离学校更远的择校生、没有私家车接送的孩子,肯定要起得更早。

    紧紧巴巴赶到了学校,7点10分,没有迟到。顾先生开到单位,7点25分。偌大的办公楼空空荡荡,除了睡眼惺忪的保安。没有单位的钥匙,无法进门,他在走廊找一个沙发坐下,打开手机看看新闻,等待单位开门。    

    “长期这么早送孩子,我都快神经衰弱了。”顾先生告诉记者,“全国的单位一般都是9点上班,为什么初中生就要7点10分到校?难道孩子不是更需要充分的睡眠?”    

    顾先生说,平均每天3小时的作业,让孩子一般都在10点多睡觉,早上6点多起床,睡眠也就是8个多小时。他质疑说:学校让孩子晚睡早起,目的不就是让孩子学得更好?可是,在长期疲惫的、超负荷的压力下学习,在缺乏兴趣的情况下,真的能起到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吗?

   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表,孩子当天的功课和作息时间安排如下:

    7:30—8:00早自习。

8:00—12:00连续四节课。

(注:中间15分钟课间操。每节课课间10分钟休息。)

12:00—12:30排队吃饭。

12:30—1:00 赶写上午部分作业

1:00—1:30 学校规定午自习

1:30—5:30 四节课。

(注:中间有课间10分钟休息。)

5:30--5:40 放学回家。

下午5点15分,顾先生的妻子来到学校接到孩子。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懒洋洋的、一瘸一拐的走出来。“你怎么了?”“今天有体育课,跑800米,累着了。”孩子没精打采的说。“中午睡了一会吗?”孩子说:“没睡。老师让我帮着批改作业了。”孩子在班里是干部,要帮助老师承担一些班务工作。

回到家里已到了晚上6点,妈妈忙着做饭,孩子则打开了电脑。“先写作业吧,写完再玩!”孩子答应着,却不动弹。回到家的爸爸也催他快写作业。孩子说:“我要查一下语文课上讲到的一些典故,一会儿做作业要用。”

——这大概是孩子一天仅有的娱乐时间。父母也就不忍心深究。晚上6点40分,饭菜做好,一家三口用半小时吃完了饭,7点10分,孩子打开台灯,开始写作业。

从7点多到10点多是孩子做作业的时间,累了一天的爸爸躺在床上用手机上网,由于起得太早,不时觉得困意袭来;妈妈则在一边看书。孩子在做作业,一会儿又上网查找资料,遇到数学难题解决不出来,就向爸妈求援。这时爸爸会说:“你先往下做,别耽误时间,这道题我们俩解决。”

爸爸妈妈写写画画,穷尽两个本科毕业生的力量,把题目勉强解开,还要耐心地把解题方法讲给孩子听。“有些初中生的题目实在是太难了,不是基础练习题,而是智力题。”顾先生告诉记者,“我和她妈妈也要反复验算才能解得出来,遇到一到这样的古怪题,耽搁半小时、40分钟是常有的事。”

10点15分,作业总算做完了。孩子在家里唯一的运动就是练练哑铃,他练了十几下,又打开了心爱的ipad。“快去刷牙,洗脸,早点睡吧!”爸妈一遍遍地催促,孩子答应着,却一次次不愿意起身。最终妈妈有点着急了:“叫了你几遍了?! 明天早上还要早起呢!”孩子终于无奈地起身,洗漱睡觉。这时是10点35分。

统计孩子当天的作息,结果如下:

 
   【编后】

有人做过这么一个实验,给睡眠充足和睡眠不足的孩子注射同一种疫苗,结果睡眠充足的孩子不得病,而睡眠不足的孩子就病了。所以近年来,医学研究人员根据对睡眠研究的最新结果提出了“健康来自睡眠”的新观点。

需要保证孩子睡眠的另一个原因是,通常都说“睡眠充足孩子才能长得高”、“孩子在睡觉中长个”,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睡眠有利于骨骼的生长。白天的时候,人的身体基本是保持直立的,尤其是站立的时候,身体的重量几乎全压在下半身上。到了晚上,人平躺在床上,下半身从纵向的重力作用中得到解脱,骨骼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有利于生长。

 教育部、卫生部1979年12月6日《中小学生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规定学生每日睡眠时间应保证: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卫生部发布实行《卫生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学校应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8小时,大学不超过10小时。这份文件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学生的睡眠时间,但是规定了不能超过的学习时间,也就等于规定了休息时间。

据专家称:小学生每天睡眠不得低于10小时,初中生不得低于9小时,否则就严重损害孩子的健康,无异于慢性自杀。而最近一份网上调查显示:70%以上的中学生10点前无法做完作业。如果以10点入睡,6点半起床这一理想的时间计算的话(实际更少),这意味着70%以上的中学生在被慢性自杀。

然而,对比国家的明文规定,我们不能不看到,在具体的执行中,中小学生普遍达不到这一睡眠标准。

2001年3月8日,北京市教委对中小学生作息时间提出了硬性要求:在到校时间上,小学生不早于7时50分,中学生不得早于7时30分。在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上,小学生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还要求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二、三年级的书面课外作业量一般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一般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一般不超过1小时;中学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

教育减负,任重道远。媒体呼吁,法规监督。最终能够落到实处的,还是靠一个个学校的仁者爱人之心,一位位老师的因材施教之智,一位位家长的舐犊情深之爱。我们都否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答案就在你我的手中。

>>>>>>课业压力调查之一:网友发帖称学生课业重引热议 71%写作业过10点

>>>>>>课业压力调查之二:听到排名女生课堂大哭 初一生述说鸭梨山大 

>>>>>>课业压力调查之三:广东初中生割腕后跳22楼课业压力调查热议

>>>>>>课业压力调查之四:12%学生曾考虑自杀 细数那些早陨的生命

>>>>>>课业压力调查之五:体验:陪孩子做一天作业 硕士生PK初一生   

>>>>>>点击进入:青岛市学生课业负担调查问卷 

>>>>>>点击进入:青岛新闻网网友爆料平台(请留下联系方式便于采访)

分享到:
-

-

相关阅读青岛新闻

我要评论 提取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青岛新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