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一条走廊,必定将改变一座城市。 黄海之滨,青岛东部,南起崂山科技城,北至即墨温泉镇,恰好沿海岸线形成一条蜿蜒的走廊。这里,正是我市实施蓝色硅谷战略的核心区域,在这条蕴藉着巨大能量的硅谷走廊之中,我市正在规划建设蓝色硅谷的三大功能区——科技创新驱动区、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区和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区。 硅谷走廊里,美丽而宁静,但就是在这里,一批批国际领先的海洋科技成果,一个个引领带动作 崛起的硅谷走廊,令人无限期待。 南走廊:打造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区 在崂山区,“黄金走廊”是一个承载梦想的词汇,是崂山谋划新一轮腾飞的科学发展路径,而这条黄金走廊,正处于硅谷走廊的南段。 “目前,崂山区正以32.5公里的滨海公路高科技创新创业黄金走廊为主轴,以42平方公里的崂山科技城为载体,充分依托一批高校院所,抓好已经启动的青岛国际创新园、生物产业园等一批特色科技园区建设,大力发展与国际接轨的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加快催生海洋科技、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努力使崂山区成为青岛打造蓝色硅谷的排头兵。”崂山区委书记慕建民说。 集聚了众多海洋科研机构和高层次人才,拥有9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和三所国内知名高等院校,汇集了45家省部级海洋类重点试验室,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的30%——凭借这些在海洋科技领域堪称显赫的优势,崂山区正依托黄金走廊和科技城,在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及产业化上全面发力。 崂山区发改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崂山区目前正充分发挥中科院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科院兰化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在高科技研发上的强大作用,重点打造青岛国际创新园、生物产业园、青岛创业园等高科技产业集聚区,其中,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的青岛国际创新园计划于明年竣工;生物产业园总投资达到25亿元,共吸引了13家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包括将建立国际上第一个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海洋特征寡糖生产基地,打造全国最大的海洋生物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之一。 如今的崂山硅谷走廊,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高端产业孵化器。 在我国,船舶压载水处理技术的产业化,对提高国产船舶关键设备装船率和造修船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国内实现该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只有两家,全部都在崂山区。“世界上所有的远洋船舶,都要对压载水进行处理,这意味着压载水处理设备有着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而我们研制生产的我国第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压载水管理系统,今年1月已经获准安装远洋船舶。”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付洪田自豪地说。 在青岛中皓生物工程公司,董事长王宝全向记者展示了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开发的组织工程人角膜技术,这是国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科技。前不久,全球首例组织工程全层人角膜动物移植手术成功进行,使用的就是该公司以深海鱼皮胶原蛋白为主要材料研发的人角膜基质,标志着海洋生物材料在国际尖端科技领域的成功应用。“预计三到四年时间,就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北走廊:打造科技创新驱动及服务区 站在即墨柴岛最高处,风光旖旎的鳌山湾尽收眼底,而在柴岛、草岛之间,有一块像极了鳌头的岛屿,踌躇满志地探向大海。“这里就是即墨有名的鳌山头。总投资12.82亿元的国家深海基地项目,将在这一带重点建设。”即墨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经济师黄绪艳对记者说。 据悉,国家深海基地项目总投资12.82亿元,将建设2.65万平方米的工作母船码头、实验大楼、研发大楼、深海作业模拟实验室与科普展示大楼,配备6000吨科学考察船一艘。其中,一期投资3.27亿元,将建设深海勘察及保障中心、深海装备应用技术发展研究及试验信息中心、深海装备模拟培训中心;二期投资9.55亿元,将建设码头、工作母船、深海技术产业转化和作业服务中心、深海科学技术普及中心。 “该基地投入使用后,将为我国科学家走向深海,开展地球科学研究、海洋科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为我国海洋高技术研发提供技术和实验保障。”即墨市发改局一位负责人说。 而对于处在蓝色硅谷核心地带的即墨来说,仅仅一个国家深海基地项目显然不能满足“胃口”,实际上,即墨正力争在海洋科技研发上独占鳌头,成为青岛蓝色硅谷的智慧中枢、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黄绪艳介绍,在即墨鳌山卫镇至温泉镇沿滨海公路这一硅谷走廊区域,正在规划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东部地调科研基地等一批国家级、高水平的海洋科技研发创新平台,而这些平台的打造,将为我市海洋科技开发和深海产业孵化,起到不可限量的推动作用。 先行建设的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如今已经开花结果。这里汇集了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国内知名海洋科研院所,已引进培育“黄海1号”中国对虾、斑点鳟鲑鱼等大量新品种,特别是国内首次引进的珍稀品种斑点鳟鲑鱼试养成功,一举改变了我国高品质鱼类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在鳌山卫镇临近海边的一片区域内,一栋五层楼高的建筑已经矗立起来,而这就是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标志性建筑——综合楼及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这一国家实验室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建设综合楼和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海洋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平台、深海环境模拟实验平台、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平台、海洋科学考察船队陆基指挥中心等九个公共实验平台。实验室全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高级的海洋科研机构和世界七大海洋科研机构之一,其科研成果将直接进入国家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和海珍品健康养殖基地中试和推广。 “我们的目标,是把即墨建设成为青岛蓝色硅谷的科技创新驱动区和综合服务区,通过海洋科研、教育、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的建设,努力打造海洋科研机构最聚集、科研力量最强、充满活力的科教研发创新区域,为我市建设国家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提供不竭的动力。”即墨市发改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林刚 段晓东 赵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