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女儿村生姜价跌七八成仍愁卖 记者体验村民心酸

来源:青岛晚报 2011-10-27 14:09:10

“我们村里的姜没有销路,几乎家家户户的地窖里都积压了上万斤老姜,老姜卖不出去,正在收的新姜装不进去,愁死了。”近日,即墨市移风店镇女儿村的村民致电本报热线反映,今年姜的价格已经几乎降到了“谷底”,却还在为销路发愁。昨天,记者来到女儿村,体验了村民下地收姜的辛苦与辛酸。

四口人一天收三千斤

昨天上午,记者驱车驶进女儿村时,看到村民李修加一家四口人正在地

里忙着收姜。李修加和儿子儿媳各拿着一把耙子,对准姜的根部用脚一踩,然后将整棵的姜从泥土里挖了出来。为了方便剪掉姜的茎和叶子,他们把挖出的姜整齐地摆放成一个纵列。

记者学着他们的样子,也试着用耙子把姜挖出地里,然后用手去掉附着在姜上的大块泥土,给姜简单地“美容”。才挖了半个小时,记者的胳膊就变得有些酸痛了,而一旁的李修加挖起姜来却很轻松。李修加的妻子陈美欣则在一旁把姜的茎和叶子用菜刀切掉,然后把姜放进筐子里。记者随后帮陈美欣切了半个小时的姜,从一开始的切掉茎和叶子要好几刀,到后来的一刀就能把姜和茎叶分离,记者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大风呼呼地吹着,不一会儿泥沙就迷了眼睛,记者用袖子蹭了一下,继续劳作。接下来,记者又帮着陈美欣整理筐里的姜,这一个长方形的大筐里装了一百多斤的姜,整理完了以后已经是满手泥土。 “前两年忙不过来的时候,我们能雇人收姜,今年可是雇不起人了,一个人一天150元,就是四百来斤姜的钱,还不如我们全家出动自己收呢。 ”李修加说,他们一家四口从早上6时起床收姜,中午吃口饭,一直忙活到下午5时,一天能合伙收三千斤,“大批量的客户愿意买老姜,好运输,新姜的话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去皮,那样就不好看了。 ”

三亩半地赔了一万元

李修加说,他种姜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姜,前两年还有“姜你军”一说,而今年却“风水轮流转”,姜的价格跌得很惨。李修加介绍说,今年老姜的价格是每斤0.35到0.36元,新姜的价格是每斤0.25到0.26元,而去年姜的价格是每斤2到3元,前年姜的价格是每斤3到4元。“我这边种了三亩半的姜,能收三万斤,去年的姜种是一斤四块钱,今年是两块钱,这块是便宜了,但是今年总体可亏大了,加上成本费一亩地五千,我这些地亏了一万块钱呢,心疼。 ”

李修加说,他和家人已经在地里收姜一周时间了,还有大约十天就能全部收完,但是今年收姜时心里不是滋味,感觉有点心酸。 “今年五一的时候种上的姜,也辛苦了半年了,雨水好长得也好,今年冬天要是卖不出去就得扔了。 ”李修加无奈地说,村里今年很兴说一句话:“地就是闲着,长草也比种姜强,起码不用赔钱。 ”

生姜市场已达到饱和

移风店镇副镇长李法友介绍说,该镇以种植蔬菜为主,全镇种植姜的面积有五六千亩地,女儿村属于专业种姜的村庄,全村有村民380余户,99%的村民家里都种姜,种姜的面积达六百亩。李法友告诉记者,女儿村种姜的亩产量为8000到10000斤,今年的市场价为每斤0.3元,每亩只能卖出3000元的价格,而种植成本则为每亩4000到5000元,这样今年每亩地亏损2000元,而去年每亩地却能赚万元,差别确实不小。

“最近几年,姜能卖出好价钱,各地种姜积极性很高,到了去年,菜农家里储存的姜已经很多了,储存量占到了收获量的三分之二,在地窖里好好保存能维持两年,而今年姜的种植面积又没缩小。 ”

女儿村的李村长介绍说,今年的新姜卖不出去,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而姜是一种调味品,并不是大批量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所以今年的销路现状确实是个问题,“以前安丘那边搞生姜出口,姜不够了就来我们村收购,11月份,沂南那边也会来收姜卖到南方去,今年看形势可能就够呛了。 ”李村长表示,现在只是希望青岛及周边的客户能来村里收姜,帮村民解决困难。

盼望收姜的马达声

种姜专业户李修加回忆说,当市场供不应求时,一到姜收获的季节,收姜的大车小车几乎停满了村里的田间地头,新老客户都会争着和种姜的村民套近乎,希望一次能多收一些姜“回去赚大钱”。而今年,他能想象到如果哪天哪怕只来一辆收姜的车,闻风而动的家家户户都会赶紧围过来卖姜,至于辛苦收的姜到底命运如何,他的心里没有底。在田地里亲自体会到了姜农的辛苦与不易,记者与姜农一起祈祷着,“棵棵皆辛苦”的农作物不要浪费,尽快有合适的“伯乐”前来“相马”。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做馒头像一场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