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农民20年写两部长篇电视剧本

来源:青岛日报 2011-10-25 14:55:30

  

    王明国在他的桃园里。他写作的红砖房去年村里治理河道时拆掉了,背后的这个工棚是后来支起来的,他常在这里酝酿或修改剧本。 王丽艳 摄

    在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王家小庄,有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农民,凭着一股子文学创作的激情,从1987年起,历时20余年,写出了两部长篇电视剧本,总计70余万字。他叫王明国。

    10月19日,记者在他新建的三层楼房里见到了王明

国。不到50岁,头顶已经几乎没有头发,但面色红润,十分健谈,穿着一套深灰色西服,袖子上的商标仍在。“老王这套西服很多年了,平时舍不得穿,今天要见记者才穿上。”熟悉他的人说。

    与记者聊起创作的初衷和过程,王明国说:“纯粹是爱好。写第一部书是缘于一个让我感动的故事。”

    1987年,25岁的王明国是个木工。一次外出干活时,他无意中听说了一对男女的悲情故事,令他大为感动,并由此念念不忘,暗下决心要把这个故事写出来,拍成影视剧让更多人看到。后来,王明国毅然放弃木工工作,拿起锄头种起了地,只为有足够的闲暇可以写作。

    回忆起当时写作的情景,王明国用“疯狂”来形容自己。白天干农活、打理桃园,晚上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就窝在桃园一个不足10平方米、用红砖垒起来的小屋里写作。起初,妻子对此颇有微词,但劝阻无效,逐渐听之任之。

    然而,写书仅仅有激情是不够的。下笔之后,王明国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太少了,甚至连剧本该怎么写都不知道,还经常遇到不会写的字。但他没有灰心,跑到书店买回一部 《海默电影文学剧本》,边学边写,遇到不会的字就查词典。

    寒来暑往,十年一瞬。1997年,王明国的剧本《爱恨情仇》初稿完成。满怀期待,他将手稿寄给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不久,他收到对方来信,大体内容是:剧情太过平淡,建议修改。

    而在他潜心写作的十年间,他家收入不佳,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爱恨情仇》初稿完成后,妻子苦口婆心地对他说:“该抓一下经济啦!”王明国也深感愧对妻儿,于是,从这一年起,他包了村里的十多亩桃园,并建起村里第一个蔬菜大棚,生产搞得有声有色,家庭收入也有了显著起色。

    在生产致富的同时,王明国并没有忘记他的剧本。他一直在酝酿修改方案。2006年冬,他感觉酝酿成熟,便趁农闲,用两个多月的时间,重写《爱恨情仇》。之后,又多次修改。在朋友的帮助下,2007年10月,他的处女作《爱恨情仇》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虽然只印了1000册,但对他是莫大的鼓舞。

    那年冬天,王明国穿上他20年前结婚时的西服,手拎一个装了十本书的布袋子,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几经周折,他终于出现在了中央电视台影视剧制作中心一间宽敞的办公室。“我想找人把我的剧本拍成连续剧,这是我做了20年的梦……”王明国喃喃地说着,显得有些拘束。随后,《北京晚报》、《法制晚报》等媒体分别以“胶州农民进京找伯乐”等为题介绍了王明国的故事。

    王明国出了书,上了报纸,在村里引起不小的轰动,有赞叹声,也有冷嘲热讽。他再去市场卖桃子的时候,就有人说:“大作家还来卖桃子啊?”更有人对王明国写剧本不屑一顾,但他却不将这些事放在心上,又悄悄开始构思下一部剧本。

    2008年春,已经46岁的王明国下笔创作他的第二部剧本《岁月河》。该剧以三名高考落榜生在农村创业致富为主要内容,塑造了30多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由于有了第一部的创作经验,加之此剧反映的是他所熟悉的农村生活,因而写作更加得心应手。半年后,初稿即大功告成。2009年12月,由齐鲁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今年2月起,他又着手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补充完善。至6月底,终于“尘埃落定”。

    此间,手头日渐宽裕的王明国有了改善居住条件的念头,并于去年盖起了三层小楼。“这些年出书、打印书稿花费了好几万元,好在桃园收成不错,每年有几万元的收入。另外,妻子在附近工厂上班,儿子现在也工作了,闲暇时我还会从批发市场买些菜拉到集市上去卖,以贴补家用。”他说。

    出了书,住上了楼房,王明国仍念念不忘他的梦想:要把他的剧本拍成电视剧,让更多的人看到故事里那些活生生的人物。为此,他已经往北京跑了好几趟,虽然仍无着落,但他从未放弃……(本报记者 王丽艳 通讯员 徐伟)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老城区热源不足得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