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即墨新闻网 > 正文

走基层·在那偏远村庄 雄崖古城话今昔

来源:今日 2011-10-19 08:33:09

  继续来看“走基层·在那偏远村庄”。在青岛与烟台的边界线上,有一座默默无闻的古村落。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小村,是青岛市唯一的一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那里的雄崖古城,曾经是明朝初期军队捍卫疆土的浴血沙场。如今,那里又成为了青岛滨海大道的东端起点,和正在修建的即-海跨海大桥的南端起点。它,就是即墨丰城镇的雄崖所村。

  记者(山海景物丰,雄崖挺古城。离开了百里村,今天我们来到了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雄崖所村。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雄崖所,曾是山东首屈一指的海防要塞,有驻军千人在此抵御倭寇的入侵。)

  现在的雄崖所人,绝大多数是朱元璋时代军户的后裔。76岁的陈保旭,就是其中的一位。

  陈保旭即墨丰城镇雄崖所村民(就在这里就是城墙。就在这下面?对。我们有一句传语,说“没有钱花上东海”,上东海去捕捞,卖海味来照顾生活。“没有草收上西山”,上山(拾草)。“没有粮吃就下坡”,就是上地里(种地)。以农业和渔业为主,到现在还这样。)

  走在雄崖古街上,看似寻常的巷陌,其实历尽沧桑。每一块被经年累月踩得凹下去的石板,都在诉说着这片港口曾经的商号林立,市井繁荣。

  陈保旭即墨丰城镇雄崖所村民(东门,东门为福门。那是北门,北门是为禄门,西门,那是西门,是寿门,南门为喜门,福禄寿喜嘛。这是南北一华里,东西一华里,这个地方原来就是商业重地。)

  经过600多年风雨和战火的洗礼,四方形的城池日益衰败,商铺也渐渐成了民居。只有在保存最完好的西门,匾额上“镇威”二字,依然清晰可辨。

  记者(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一,也是每五天一次的雄崖所大集的日子,一大早,安静的古城就热闹了起来。附近十几个村庄的村民都来到了这里。)

  宋崇仕丰城镇科技文化中心主任(这个大集,就是丰城镇雄崖所一个古老的集市,原来就是个农贸市场。雄崖所建于明洪武25年,到现在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自建所以来,这个农贸市场就开始了。)

  小村里的古老集市看起来不起眼,但地理位置非常特殊。这里西接青岛滨海大道,北临正在修建的即-海跨海大桥,丁字湾对岸就是烟台。每逢节假日和三月初九的山会,集上都是人山人海。海阳、莱阳、平度、即墨四个县市的村民纷纷涌入,一天能有三万多人次来观光、赶集。

大集业户(八月十五啦,十月一啦,过年啦,阳历年啦,就能下货多一些。一天能卖个一两千块钱的,现在就卖个三五百的,卖不了那么多。)

  姚显海雄崖所村大集业户村民(大哥您在这儿摆摊多长时间了?我在这儿干有十多年了吧。十多年了,每五天都来一次?对。在这儿摆摊收入怎么样?每次能收入多少?一次也就是百儿八十的吧。)

  村子里许多人都出去打工了,可姚显海依然留守在这里。说起来,他不比那些干瓦工、泥工的乡亲们挣得多,但他总觉得,有一天,这里会重新兴旺起来。

  姚显海 雄崖所村村民(听他们说这里要开发,一开发就有旅游观光的,是不是,我们卖东西还能卖多点。以后还会继续在这儿摆摊吗?继续摆。)
  宋崇仕 丰城镇科技文化中心主任(现在站的这个位置有一条路,正是通往一个人文景观--玉皇庙。现在随着当地政府旅游业的开发,这条路正在开工修建中。)

  城门外,路边的这个院子,是古城里唯一的一家农家宴,现在只有一桌客人。村民王淑荣一个人经营着,一年能挣两万来块钱。

  王淑荣 即墨丰城镇雄崖所村民(咱们店里什么时候人最多?赶庙会,三月初九,人最多,青岛那边有过来的,即墨(也有),邻村的人特别多。希望这边能开发,开发了旅游的人多了,生意肯定就好,连烟台那边也能过来了。)

  (站在雄崖古城,仰望夜空中的点点繁星,这里就是被称为“青岛八大天文景观”之一的“雄崖星汉”。六百多年前,这座古城为保卫祖国的东部边陲,立下了丰功伟绩。今天,依托着滨海大道和即墨-海阳跨海大桥的建设,这里必将书写出一段新的传奇。)

  记者手记: 

  走进雄崖古城,仿佛回到了六百年前。当年大明海关的金戈铁马,已经随着岁月渐渐远去,只有雄崖上空的浩瀚星河、日出日落,见证着丁字湾的沧海桑田。不久之后古城即将面临开发,我们希望,古老的城墙会依然屹立在这里,把曾经的故事讲给千秋万代,让炎黄子孙的自强不息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明天的“走基层·在那偏远村庄”,记者将走进与烟台莱阳相接的即墨金口镇的金口村,欢迎继续关注。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即墨“服装市场游”为国民休闲汇添彩
下一篇:即墨警方创作"天有尽头" 规劝"逃犯"投案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