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窑村的“帽子经” 90%的村民从事制帽业,小小帽子带富一方,而今正应对着招工难、利润低等考验 胶州市李哥庄镇是著名的 “中国制帽之乡”,帽子生产销售集群化发展已有20多年历史。目前这里的帽子产量占全国的15%,产值占到当地GDP的40%以上。在这里,已成长起数个几乎家家户户从事制帽行业的村庄,被称为帽子专业村或帽子小区,集中了大批制帽企业。 制帽作为一种传统的制造业,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 九成村民“以帽为生” 一进小窑村,便可见主路两侧做帽子辅料、绣花、帽檐切割、包装纸箱、机械维修等生意的商户一家挨一家。一位村委会干部告诉记者,村里有420多户、1700多人,成规模的制帽企业有十余家,相关配套小企业或作坊若干家。村民人均土地只有6分,外出打工的不多,制帽业是如今90%村民安身立命的依靠,近些年发展较快,已带动当地村民收入步入胶州市前列。 现年45岁的叶桂红是土生土长的小窑村人,年轻时在周边的床单厂、纺织厂做过工人,1998年开始,在村里人办的善春刺绣做绣花工人,接的活很多时候就是往帽子上刺绣图案。2005年,这家绣坊扩大规模,成为一家制帽企业,叶桂红随着到厂里继续从事帽子制作中相对较复杂的刺绣工作。她告诉记者,家里有一亩多地,都交给亲戚种了。她在厂里干刺绣每个月收入2000-3000元。老公做着机器维修的活计,也是与制帽机械打交道,收入和她差不多,这也大体是村里人做工的平均收入。这样的收入让她还算满意,儿子越来越大了,最近她正筹划着在村里买套新房子。 “村里人大多数都干着与制帽相关的事,比如辅料销售、刺绣、印花、切帽檐、包装、缝纫设备销售维修等。不过在制帽厂干活挺辛苦的,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意干,所以厂里多数是像我这样 40多岁的女工。” 叶桂红对此表达了些许忧虑。 利润不高 生存艰难 这样的忧虑对于叶桂红的老板、青岛丰凌饰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蕊花来说则更加突出。从创办只有十几名工人的绣花作坊,单纯只作刺绣,为其他制帽企业和服装厂配套,发展到建立新厂房、办起有几百名工人的制帽厂,她亲历了企业从小到大、从简单工序和完整产品的过程,也见证了当地制帽业发展的历程。 她对记者说,前些年本地制帽业发展非常快,不断地有新工厂冒出来,规模也都越做越大。“2008年我们厂里工人最多的时候有300多人。但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直到现在,我们都面临着两个共同的难题。一是工人难招。本地的熟练工人普遍年龄偏大,不少儿女结婚后选择退休回家看孩子,而年轻人又不愿意进工厂做工。尽管我们每年给工人涨工资,招工难还是很突出。厂里有200多台缝纫机,现在只用了100多台,就是人不够。迫于这种压力,已有部分制帽企业到临沂、聊城等一些地方建厂,但又会在原料采购、运输、信息等方面遇到另外一些新问题,所以我还没有外地建厂的打算。二是虽然订单不少,但由于价格透明、竞争激烈、成本上涨等原因,利润越来越低。”她告诉记者,2005年的时候生产一顶帽子利润可以确保六七毛钱,而今,赚到5毛已经算好的,为了稳定客户,1毛钱甚至零利润也要做。 对此,魏蕊花选择的解决方案是自创品牌。和当地其他制帽企业一样,她的工厂一直以来主要做贴牌加工,虽然省却了销售的麻烦,但利润空间有限,如今已被挤压得微乎其微。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创建自己的品牌。“这要慢慢来。今年春天我们已经拿到自己的商标,下一步得逐步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她说。 自创品牌 发展壮大 从小窑村成长起来、如今已在李哥庄镇政府驻地设厂的青岛冠利制帽也已经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并着重提高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负责人叶芳真对记者说:“墨西哥客商上个月刚来过,和我们一起讨论新产品的开发问题。在出口的帽子上,我们也会坚持在国外品牌的旁边挂上我们自己的标签,逐步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在小窑村,记者还走访了另一家制帽企业青岛亚美制帽。副总经理叶瑞玉对记者说,该厂也是主要做外销订单,目前一顶帽子还赚不到5毛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生产一顶带绣花的运动帽,布料费用约3-4元,绣花费用3元,人工费3元,帽檐2毛,再加上其他小的辅料,10元打不住。这些成本已经很难再压缩,材料和人工的费用还在不断上涨,但卖出的价格却很难涨,因而利润越来越低。虽然利薄,但他表示,“还是愿意做外销,内销更不好干。”不过,这家公司已经开始尝试在阿里巴巴网站上销售。 记者从李哥庄镇政府了解到,小窑村制帽业的发展和企业面临的难题颇具代表性,品牌起步晚、研发能力弱、没有自己的销售网络是当地制帽企业的普遍软肋。但近几年,在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下,部分企业开始创建自己的品牌,提高设计能力,提升产品档次,开辟销售渠道。该镇还正在规划建设中国帽艺博览城项目,为当地制帽企业提供展示、交流、洽谈、创意设计的平台。“既要做大,又要做强;既有市场占有率,又要有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当地一位干部说。 本报记者 王丽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