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期间,山东文化产业要实现产值翻两番、每年达到30%以上增速,无疑是艰巨的任务。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推动山东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是惟一选择。 实现跨越式发展,除了要更加重视文化产业、树立市场理念外,还要充分发挥新兴产业产值大、带动效应高的特点,大力发展文化新兴业态,打造文化企业航母,抢占文化产业制高点。 “文化+科技”引发聚变效应 当今时代,科技日益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有力带动了新兴文化业态迅速崛起,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聚变效应。 名满天下的泰山曾有留不住游客的尴尬。如今,泰山脚下建成了总投资20亿元的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泰山方特欢乐世界。这是亚洲最大规模的高科技主题公园,运用国内最先进技术,深入挖掘泰山文化,集科技、动感、参与、惊险、刺激为一体,拉长旅游产业链,做足泰山留住人文章,做大做强泰安旅游服务业,是新兴文化业态的代表。今年上半年,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接待游客58.8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526万元。 新兴业态是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急先锋。一些报业传媒集团与电信运营商强强联手,在电子书、手机报等新媒体领域加快了跨行业、跨媒体、跨区域的发展步伐。由大众网打造的《齐鲁晚报》手机报发行以来,以低价位、高信息含量的优势迅速占领手机报市场。 电影版《长江七号爱地球》上映后,七仔形象成动漫市场新宠。电视动画版《长江七号爱地球》借势而上,目前正在青岛紧张制作。从剧本创作到衍生品生产,七仔在青岛带出一条完整产业链。青岛广电动画公司总裁于梦来说,吸引“外星人”七仔落户,离不开动漫技术上的创新。在文化产业新兴业态中,技术创新能带来巨大的价值。2010年,青岛网络文化、动漫游戏、数字电影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共创造增加值94.1亿元,占文化产业总增加值的61.6%。新兴业态已成为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证明,通过加大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会极大提升文化产业的档次和水平,促进文化产业加速增长,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然而,放眼全省,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文化设备制造、图书音像发行和印刷等相关行业,内容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明显滞后。新兴产业发展在我省仍是一块短板。如何将短板培养成“潜力股”?要在做大做强核心层文化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而且要重点发展那些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发展可持续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业态。 金融为文化插上资本之翼 8月30日,省委宣传部、省金融办、山东证监局共同签署《山东省推进文化企业上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助推我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推动文化与金融有效对接、促进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省文化产业与资本对接进入新阶段。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指出,目前我省文化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文化企业的规模还不够大,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机构整合、事业发展双重任务,班子和全体干部都要两项工作统一考虑、统一安排,形成工作的合力,扎实推进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努力开创全省文物工作新局面。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讲政治、讲党性,识大体、顾大局,共同维护班子和部门整体的团结。要加强学习,提高能力,努力适应职能调整后岗位的新要求。要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率,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孙守刚在主持讲话中要求,省文物局(省文化城办公室)要严格落实机构整合方案要求,建立完善职权明确、权责清晰、运行顺畅、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机制。要严肃纪律,统筹兼顾,扎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我省文物和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建设工作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