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陆 波 一位81岁的普通退休工人,14年来自费订阅《青岛日报》,每天风雨无阻定时挂到报栏里,与社区邻居共享一份“精神大餐”—— 近日,本报收到读者来信,反映四方区北岭有位老大爷,每天将自己订的报纸贴到小区报栏里供邻居阅读。接到该线索后,记者到现场想看个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老大爷这么喜欢读报并且还无私地将自己订阅的报纸供别人看。 自己订的报纸,每天更换到报栏 10月 11日早 6点 15分,天已放亮,空气中还透着丝丝寒意。记者和提供线索的读者肖林一起,早早来到了四方区人民路上,快到都昌路路口时,找到了读者反映的报栏。报栏木质,透过玻璃窗能看到上方有根铁丝,上面用夹子夹着头天的 《青岛日报》。 一刻钟过后,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手拿报纸,走向了报栏。“这就是那位老大爷”,肖林告诉记者。记者赶忙走上前,向老人表明了来意。丁大爷先是很吃惊,然后乐呵呵地跟记者聊了起来。老人叫丁兆信,今年81岁,是位普通的退休工人。老人虽然已经满脸皱纹,但精神矍铄。 跟记者交谈的时候,丁大爷丝毫没耽误换报纸。只见他掏出钥匙,打开玻璃窗的小锁,取下头天的报纸,换上了新报,用夹子夹好,最后用手轻轻压了压报纸角,把报纸弄平整后,这才锁上报栏。看着老人的动作,让记者觉得那不是薄薄的几张报纸,更像是家里的一个宝贝,老人是在把它拿出来与人共赏。 “您把自己订的报纸拿出来让大家一起看,真是让人感动。”记者说。 “嗨,这有啥,不就是举手之劳嘛!”老人爽朗地笑着答道,那么憨厚。 这一 “举手之劳”,丁大爷已经做了14年。 说话间,已经有人来看报纸了,一听记者来采访,都对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跟随丁大爷来到家里。老伴徐广英正在做家务,满屋的老式桌椅被擦得干干净净,沙发单床单也都已经洗得发白,一眼便知,这是一对勤俭的老夫妻。 1988年,丁大爷从青岛市第一建筑公司退休。老人文化程度不高,小时候只上了几年私塾,后来在单位上过夜校。“夜校普通班毕业,这是我的最高学历。”老人的玩笑逗乐了记者。 虽然上学不多,但老人喜欢读书看报,工作也兢兢业业,上世纪七十年代曾被评为市里的劳模。退休后,老人在建筑公司人民路宿舍二支部当上了支部书记,1998年,为了让党员们更好地学习政府的文件和精神,他提议在家属楼前建起了报栏。 从工地运来木头,搭好架子,装上框,镶上玻璃,报栏建好了。从当年的4月30日开始,丁兆信老人自费订阅了《青岛日报》,每天都去报栏更换报纸。 报纸越来越好看,我也愿意和大伙分享 “只要是报纸出刊,送到我这儿了,我就把它换上去,”他告诉记者。老人每天5点起床,洗漱后先到架子山活动身体,6点前回家,吃了早饭后就再下楼,看到报箱里的报纸送来了,他就立刻换上,如果还没送来,他就先去附近溜达,回来再换,风雨无阻。 1999年订阅全年的《青岛日报》价格是144元,当时丁兆信老人的退休金每月才130元。记者问,“为什么愿意掏出一个多月的退休金订阅日报”,老人回答,“大伙在这里看报都已经看习惯了,不能突然停下来,支部虽然不在了,但报纸我得换下去。” “我自己也特别喜欢看《青岛日报》,这是党报,是最权威的报纸。”老人说。 丁大爷看报有个习惯,遇到重大的时政要闻,他会把报纸存下来,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看的,老人也会存好报纸。记者很感兴趣,请老人把存下的报纸拿出来看看。老人走到床头,拿出一个红布袋子,里面的报纸叠得整整齐齐。 记者翻阅,看到了《青岛日报》推出的迎接新世纪《世纪金刊》、国庆50周年特刊、国庆60周年特刊、纪念《青岛日报》创刊50周年纪念特刊、纪念《青岛日报》创刊60周年特刊、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刊、纪念青岛解放60周年推出的《青岛解放记忆》。此外,还有《青岛日报》关于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报道、奥帆赛的报道和关于上海世博会的报道等等,老人都整理好保存了下来。 在整齐的报纸中,记者还发现了“那城,那事,那人”系列特刊,那是《青岛日报》为了纪念青岛建置120周年,在今年四月份开始推出的特别报道。 老人告诉记者,“这个专题的所有报纸,我都保存下来了,一份不落,作为一个老青岛人,我和这座城市一同成长了81年,‘那城,那事,那人’里的很多档案我都熟悉,那些老城区、老房子和老路我都走过,看着它们全都出现在了报纸上,我特别兴奋,和老伴一起,每个字每个字地看,一起讨论曾经去过的地方,一起看看他们现在的新模样,打心眼里为青岛的变化高兴呐。”老人说到高兴处,就收不住嘴,还不时把双手握在一起,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两年我发现《青岛日报》变得越来越亲民了,这些专题报道都是老百姓最愿意看的。”老人说着说着竖起了大拇指,“所以,我更愿意把报纸贴出来,让大伙一起看了。” 只要能动弹,我就换下去 没有人统计每天有多少人来看丁兆信老人的报栏,但附近的居民王大爷告诉记者,他自己就知道有三五十人每天都会来这里看报。据丁兆信老人回忆,有时候自己换报,报栏周围能站11个人。 “前面5个,后面6个,他们还帮我拿报纸,有这么多人来看报,我心里美死了。”说到这里,老人笑了起来,眼睛眯着,像个老小孩般可爱。记者看得出来,有那么多读者来看报,他是由衷的高兴。 除了买报纸要自己掏钱,报栏的维修费用也得由丁兆信老人自己掏。担心雨水流进报栏,老人花200元订制了个小顶棚;每年他要亲自把报栏粉刷一次;有时候报栏的玻璃被人砸破,老人心疼之余,还得再掏钱去换好玻璃。 “今年已经换了三次了”,老伴在一旁说道。 记者问,“您打算把报纸继续订下去,继续换下去吗?” 老人腼腆一笑,说,“我最近写了一句诗,叫做‘小车不倒向前推,大家共同来学习’”。 老人解释说,“‘小车’就是说我自己,还有楼下的报栏,只要我有饭吃,能动弹,就会把报纸继续给大家看下去,报纸是我订的,我放在报栏里,我学习,大家也都可以学习。” 诗不押韵,甚至有些拗口,但其中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老人至诚的感情。此时,秋后的阳光透过阳台洒进屋里,把人晒得暖洋洋的,那感觉,正如面前的老人一般,那么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