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北宅农民话采摘节 不一样的秋收

来源:青岛日报 2011-10-10 09:29:14

    刚吃过早饭,65岁的北涧社区农民苏名语就到村西头北山山坡上的采摘园里去了。当过生产队长、外出打过工的他几年前回到村里,已连续7年负责管理这片采摘园。这个村也是北宅最早开辟农业园区、供城里人来采摘的村庄。

    沿着滨海大道从紧临世园会的一个小路口向西一拐,就进入了北涧社区。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山村,98户人家都居住在山脚下,山坡上是一层层、一块块的农田、果园,优美、静谧。山路蜿蜒,穿梭在农田间一直通向海拔二三百米的接近山顶处,虽然不算宽阔,但经过修整,小型车辆可交错行驶。由于山道崎岖,加上雨后行车小心,记者驾车到达位于山腰以上的采摘园时,老苏和十几个农民已经把准备当天采摘的两小块地瓜地的秧子割完了。

    抬头望了一眼灰蒙蒙的天空,苏名语嘀咕了一句:“雨还得下,采摘的够呛能来了。”原来,前一天联系好有3户要来采摘,不过,晚上的一场秋雨看样子没有下透,天气预报说当天还有雨。尽管如此,老苏还是如约做好迎接采摘客人的各项准备。

    老苏说,2005年,村里就带领大伙在这片荒山上开辟出了十七八亩地,搞起采摘园。由于宣传得少,当年来采摘的人并不多。但是大家都觉得这是件好事,既不产生污染,又能给大伙增加收入。于是,第二年,在街道的鼓励下,又有几个社区搞起了采摘园,街道加大宣传,办起了首届采摘节,来的客人多了起来。以后,采摘园的管理日趋正规,面积也有扩大。

    “要说赚钱,主要还是大伙受益,每年采摘节的收入大体用于两块:一是流转土地的费用,二是给在采摘园干活的农民发工资。”老苏说,因为地少,分到每家每户的土地收入并不多,但在采摘园干活的收入还是不错的,最重要的是,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或做生意了,在采摘园干活的都是村里50岁以上的,以60多岁的为主,还有一位71岁的。这部分人既不愿意外出,也愿意干点农活,采摘园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增收方式。“在这儿干活的按出工情况每月能收入1200-1500元。每年1月到2月封冻时会歇工两个月左右。”

    临近中午,天飘起了小雨,确定提前约好要来采摘的客人因雨不能来了,记者随老苏离开采摘园下山,沿滨海大道向北,又来到北头社区。为方便市民和游客采摘,北宅的采摘园都设在滨海大道两侧,北头是最靠北的一个。这也是一个规模不大的小山村,只有156户人家、500多人。

    与北涧不同的是,北头的采摘园未经土地流转,分属20多个农户。记者随机联络了一户,户主叫栾信强,是位56岁的普通农民。按照约定,下午2点,他带记者来到他家位于村边东山山坡上的采摘园。这里种着地瓜、芋头、萝卜、小白菜等。

    “我一共种着3亩多地,一半用于采摘,其它是果园。”他告诉记者,参加采摘节之前,这一亩多地种的地瓜、芋头都不外卖,除了自己家吃,基本都送给亲戚朋友了。这几年,采摘节越来越火,村里就动员他参加了。去年,他的一亩多地接待游客一百五六十位,按照每人门票30元计,当年这块收入4000多元。

    正聊的工夫,来了几位踩点的客人,看过园子后预约第二天带十几个人过来采摘。

    在街道办事处主任于冬泉看来,采摘节和樱桃节一样,都是立足当地实际采取的推动农民增收的措施。“这几年街道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在成功举办樱桃节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秋季的采摘节,一方面带动了农民增收,另一方面拉动生态旅游业发展。” 本报记者 王丽艳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早收玉米 多挣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