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大头条 > 正文

青岛每个社区都将建养老场所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1-09-28 12:14:07

    本报讯(记者 封满楼 通讯员 刁新艳)记者从青岛市民政局了解到,到社区养老场所享受日间照料、休闲娱乐、低偿午餐等服务已经成为不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我市今后将充分利用好社区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为老设施建设,争取社区普遍建有养老场所,同时建立政府购买社区社会组织为老服务的机制,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功能,使更多老人能安享晚年。“很多退休低龄老人,晚上和家人尽享天伦之乐,但一到白天就孤独无

聊,渴望休闲娱乐、关爱照料、朋友亲情,过上充实丰富的精神生活。”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人介绍说,针对这类需求,我市整合社区资源,搭建社区为老服务平台,扶持社区利用现有办公用房、健身场地、图书室、文化广场等,建设“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社区老年人娱乐室”,为社区老年人提供集中娱乐、健身康复、读书看报、送餐配餐等方面的服务,让老年人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相关政策激励下,截至2011年6月底,市内四区404个社区已建有36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老年人娱乐室,成为社区老年人的乐园和精神家园。

    同时,为解决部分老人午餐难问题,我市民政部门积极探索推进老人助餐送餐服务。市内四区街道、社区共建有20多个助老大食堂或助餐点,为社区困难老人、行动不便老人和其他老人提供免费或低价午餐,2000多名老人从中受益。今年四方区政府把助老大食堂建设列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此外,为缓解社区养老场所不足的难题,我市首创了家庭互助式养老模式,凡是老年人家庭房子在三楼以下、供活动面积在15㎡以上、附近五名以上老人自愿结合、可持续活动半年以上的均可申请设立养老互助点。市财政每月为每个互助点发放运营补贴100元,区财政统一配备棋牌、报纸等物品。目前,市内四区建立养老互助点1833处,参与老人达两万多名。这种互助模式形成了政府搭建平台、老人牵手互助的良好局面,利用不多投入即解决了部分老人的精神养老、心理慰藉问题,减轻了社会压力、儿女负担。

    为支持社区发展养老设施,我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规定,对新建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或老年人娱乐室,按照规模等级发放3万、7万、20万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年开放满260天的,每年还发放1万、2万、3万元的运营补助。2010年,市财政用于社区养老场所的一次性建设补助和运营补助经费达1800多万元。“今后,我市将进一步拓展社区养老场所功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负责人表示,要充分利用好社区平台,整合社区资源,加强社区为老设施建设,争取社区普遍建有养老场所。建立政府购买社区社会组织为老服务的机制,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功能,使更多老人在社区安享晚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提供日间照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