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方区:抓发展 谋跨越 惠民生 促和谐 ——加快推进“滨海新区 创新四方”建设 俯瞰四方区“组团发展、两翼带动、轴线集聚、园区支撑”发展版图,这个曾经的老工业区,如今已呈现一派“滨海新区、创新四方”的万千气象。四方区抢抓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机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旧城旧村改造,同时积极探索关注民生的“四方模式”,在深入推进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中着力打造“幸福四方”。四方,日复一日,羽翼丰盈,蔚然深秀,基础设施日益完备,地标建筑组群凸显,一幅描绘四方真正腾飞的壮丽图景,已跃然浮上海面。 创新四方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实现“服务业立区” 项目引领,转型跨越。统筹推进老企业搬迁改造和新型都市工业优化升级,四方车辆研究所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以建设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为导向,集中突破一批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的服务业项目。引进了周生生华北地区总部、创维区域销售中心等一批总部项目,新都心片区新引进中天国际、大山新城等总投资50亿元的6个城市综合体项目;青岛数字文化体验中心、青啤四方销售公司、汉河四方线缆销售公司等项目正式签约。高端高质高效项目带动战略“凤凰涅 ”的新模式和新路子,使四方的转型跨越之路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开阔。 招商引资,有凤来仪。成功举办2011青岛四方产业园区发展说明会,40余个项目签约或达成意向,内资投资额近210亿元,意向外资1.6亿美元。大力推进“走出去”招商战略,组团赴香港参加了2011香港山东周活动,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1-7月份,全区引进内资项目137个,实际利用内资29.55亿元,同比增长32.8%;新批外资及增资项目8个,到账外资项目12个,累计吸收到账外资4294万美元。上半年,全区107个重点(前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26.8亿元,14个市级重点(前期)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7.1亿元。 园区建设,引智聚力。将现代产业园区作为产业聚集发展的高端平台和有效载体,加快推进园区规划建设。橡胶谷纳入全市产业布局,与美国橡胶城阿克隆市签署了合作协议,面向全球举办了发展战略说明会,科技孵化大厦主体封顶,国际橡胶交易中心一期竣工。建筑创意产业园引进了青岛城市规划设计院等10余家规划设计企业,青岛地理信息大厦即将投入使用。现代纺织产业园成功引进纺联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服饰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正式运营。工业设计产业园引进了英国PG等30余家知名工业设计企业,国家快速制造工程技术中心青岛基地正式运营,东孵化区改造全面启动,与韩国首尔设计财团签订了共建协议。汽车贸易服务园雷克萨斯4S店项目正式落户,现代物流商务园成功引进百洋健康科技园项目,笑蕾梦幻工厂提前完工并投产。山东影视文化产业园成功引进山东影视集团投资近100亿元打造现代影视文化基地。中航工业青岛科技园、海尔智能产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等园区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蝶变四方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力 城区规划,功能再造。聘请高水平规划设计单位启动滨海新区、新都心等片区概规、控规优化深化工作,多轮研究论证汽车贸易服务园等重点园区产业规划,编制完成南京路片区等4个重要节点规划,加紧编制宁化路等8个片区概念性规划、专用汽车片区等27个片区控制性规划,初步构建起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 旧城改造,活力注入。积极实施年度投资212亿元、4大类34个大项的城建项目,全区开发楼盘达66个,开发规模创历史之最。严格制定“两改”项目时间表和路线图,20个项目174万平方米房屋征收任务加快推进。2010年以前承担的15个 “两改”项目中,大山村、湖岛村等10个项目完成回迁或部分回迁,河崖村、嘉善路南片等项目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今年新增的5个“两改”项目全面启动,小水清沟村改造项目房屋征收完成88%,南京路片区等2个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土地整理。 基础设施,质量提升。全力推进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胶州湾大桥四方上桥口顺利完工,地铁三号线一期、铁路北站四方段等工程推进顺利,重庆路高架项目房屋征收方案基本确定,南京路拓宽、福州路打通、温州路改造等项目同步推进。为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拆迁改造8栋筒子楼,完成嘉定路等5条道路整治、温州路等80条道路维修及1500米供水管网改造,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40万平方米。 环境整治,扮靓市容。2011年四方区进一步优化城区环境,截至8月份,拆除违法建筑4217处,约11.8万平方米,提前完成今年拆违任务。完成四流南路18号等楼院路面硬化、铺设沥青共计9.7万平方米,安装护栏750米,维修护栏2700米,完成全部工程量的121.2%;新建改造公共绿地29.7万平方米,占年计划的156.3%,完成6条道路9.9万平方米绿地的提升改造和周口路区委党校等6处拆墙透绿工程。同时进一步完善城区功能,改造河清路等17条(处)道路供水管网;开工建设青岛海伦广场人防工程,新增11000平方米公共停车场;结合城区改造新增停车位10621个。 幸福四方发展社会事业探索民生“四方模式” 住有所居,居有所乐。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保障房三年建设任务全部落实到具体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64套,其中廉租住房613套;开工经济适用房1640套,限价商品房已确定建设项目,可建设559套,年内开工建设。截至8月底,共为区内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400万元。进一步完善社区活动设施,为52个社区群众活动场所安装暖气;在康居公寓新建一处社区服务中心;新建10条健身路径和2处“笼式足球”场地,打造社区8分钟健身圈。目前,德安社区、昌化社区等7条健身路径,兴隆社区、河二社区2个“笼式足球”场地已建设完成,另外3条健身路径10月份完成。 老有所养,壮有所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打造机构养老“四个中心”服务品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特色养老服务更加完善成熟。新建助老大食堂6处,新开办养老服务机构2家,新增养老床位300张;探索创建了“6+1”就业工作模式,通过实施“强服务、抓队伍、建阵地、创机制、立制度、促活动”六项措施,努力构建在求职者居住地、街道劳动保障中心、就业岗位之间形成“一刻钟”就业金三角。截至8月底,共免费培训失业人员1757人,扶持创业2174人,实现就业24366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率高达94.6%。 学有所教,安有所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拨付教育经费1.7亿元,名师名校创建工程深入推进,河西中学等6所中小学开工建设,人民二小、重庆二小等13所学校的校舍维修工程全部完工。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模式,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注重信息预警和调处应对,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打防控、治管帮并举,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维护治安稳定、加强队伍建设,服务工作大局,扎实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全区衡量社会稳定的主要指标稳中有降,刑事发案下降16.8%、安全事故下降3.6%,为建设“滨海新区、创新四方”创造了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病有所医,残有所助。四方区全面深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四方民生指数”综合评估体系,发放低保、医疗和临时救助金共计934万元,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1年,拨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专项经费930万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顺利,进一步改善居民就医条件,新增康居公寓18号楼一处100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楼,增加相关应急处置设备。依托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实施关爱特殊群体“三百”工程。关爱特殊群体,完成110名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105名残疾人康复训练,对100名重度肢体、智力残疾人实施居家托养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