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看到有关于性那一部分的题目,我就觉得特别别扭,答完题目走出教室都不敢抬头。”有没有怀过孕、是否担心处女膜的破裂、性幻想是否会干扰你的生活和学习……这些看似刺激的题目,都出自青岛四万余名大学新生刚刚做过的心理测验试卷。昨日,记者在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多所岛城高校学生中展开调查,发现不少新生抱怨入校心理测验题目设置 一看便知该选啥 题目设置太“白痴” 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就要求所有大学新生都要参加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入学之初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测验成为岛城各大高校的传统项目。 “题目特别特别多,要在一个小时内做完其实挺累人的,感觉就是要一直选一直选。 ”大学生小刘告诉记者,整份试卷共有9页涉及300多道题,每道题目要从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自己情况的项。“题量大时间紧也就算了,最关键是问题实在太白痴啦! ”小刘直言不讳,很多题目选项区别度特别大,一看就能够明白选哪项得出的结论是正常,选哪项可能会得出心理有问题的结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被问到的学生都提到了试题选项有太明显的“正常”和“非正常”之分,选什么项有什么结论一目了然。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题目设置,很多同学都表示自己当时就是应付了事,更让不少新生质疑心理测验的真正效果。 “正常人一看就知道应该选什么,稍微想想就猜个差不多,这样的测验有意思吗? ” 敏感问题进试题 女生做完很“心惊” “当时还小嘛,刚上大学什么都不懂,一看就觉得心惶惶得不行了。 ”小张现在已经是一名干练的大四准毕业生,但想到一入校时做的那份心理测验,脸还是有些发红。 “当时就觉得太露骨了,太受不了了,那一溜题目我都不敢认真看,直接选了‘没有’那一项就过了。 ”小张说,虽然对有些词语不懂,也不好意思问,直到后来整个宿舍的女生混熟了,大家一说才知道,原来当时都有同样的感觉。在调查中记者发现,这样的感受不止小张这一届学生有,刚刚接受完测验的很多新生也有同样的感受,一个腼腆的外院女生用“很那啥”形容整套题目,却拒绝回答“那啥”的具体涵义。 是否有性经历、是否有怀孕经历、性幻想、性冲动……这些相对个人一直讳莫如深的话题,白纸黑字以试卷的形式呈现在刚刚从高中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面前,确实让很多大一女生吃不消,甚至部分研究生也觉得“难以接受”。据海大研究生小叶介绍,他们在研究生笔试中就有心理测验环节,其中就提到了类似问题,备考充分自信满满的她一看到这些题目很傻眼,“本来是严阵以待准备应对各种专业题目的刁难,冷不丁来这么几道生理题目,当时我就愣了。”她开玩笑说,考完后给家里打电话,家长问考了什么,她甚至一时间有些无言以对,觉得好像自己犯错误了。 大学读完了四年 没见过心理老师 不仅新生入学心理测验让不少同学感叹有名无实,校园里的日常心理预警机制也并未发挥应有功效。上周六,记者在某大学校园内随机询问了5名学生,他们中只有一人表示知道心理咨询室的具体位置,但并不清楚咨询室内心理老师的资质。 “我们班里有心理委员,因为她特别善于倾听,有点像是老大姐的感觉,所以大一就选了她。 ”在小李所在的大学,每班都设有心理委员一名,但就是这名心理委员,大学四年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心理培训,也没有去过心理咨询室。 “我问她知不知道心理咨询老师的电话,她说不知道,大学四年,她连老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 学生不知道心理咨询室在何处,也不知道如何联系心理老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学校的个例。一名曾经去过心理咨询室的同学告诉记者,她觉得去过后效果并不明显,“那个老师一看就很年轻,我跟她倾诉那么多,她只会说几句理论,一点忙也帮不上。 ”据这名女生爆料,在他们学校一共有9个心理咨询老师,其中仅有一人是专职,还有不少是学校研究生兼任。(记者 王晓雨 实习生 范国宁 王亚琼 王美春 李虹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