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最美丽的守候:孝心奇迹 59岁老人唤醒沉睡31年的养母

来源:北方新报 2011-09-26 08:15:15

    一片孝心收获真挚爱情

    在不知不觉中,朱清章已经成了一个大龄青年。他对父母的一片孝心,深深地吸引了一个姑娘,她不顾他窘迫的家庭条件,毅然与他走到一起,共同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任。

    朱清章对记者说:“那时,我已经到了包头市河滩沟煤矿工作,一个人照顾着两位老人,真是忙得不可开交。白天上班前,我就把饭菜给父母准备好,晚上下班回来后,除了做饭,服侍老人休息后,还要洗洗涮涮,

男人女人全当了。”

    此时,朱清章已到了适婚年龄,虽然总有热心人为他介绍对象,但都因他家境贫寒、父母常年病重卧床而告吹。1980年,经邻居介绍,当时30岁的朱清章认识了来石拐走亲戚的张凤英。张凤英来自河南开封,比朱清章大3岁,善良朴实,性格直率,细心体贴,朱清章对她颇有好感。但一想到自己的家庭条件,为了不拖累张凤英,思前想后的朱清章还是推掉了这门婚事。

    朱清章对记者说:“得知我推掉婚事的原因后,张凤英直接找到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说,只要我们相爱,风雨同舟,就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至于你的父母,无论他们瘫痪3年也好,10年也罢,我都把他们当成是我的生身父母,尽心尽力去伺候。听完一席话,我热泪盈眶。”

    在得到张凤英父母的同意后,朱清章与张凤英喜结连理。婚后的第一件事,张凤英就是拆洗公婆的被褥和尿布。

    朱清章告诉记者,张凤英将父母盖的被褥、穿的衣服、垫的尿布分批次用开水烫了、用碱水泡了、用脚踩了,然后一遍一遍搓洗,双手都磨破了皮……直到朱家的晾衣绳上层层叠叠晾满了衣物,张凤英才终于松了口气。

    自从有了张凤英,朱清章轻松了许多,家里也增添了许多温馨的气息。屋里屋外被妻子打理得井井有条,老人也能吃上可口的饭菜了。朱清章和张凤英每天都要为两位老人喂水、喂饭、换洗尿布、按摩身体,几十年如一日,怀孕期间的张凤英也没休息一天。

    在两人的精心护理下,两位老人虽然长年卧床,却从没生过褥疮。朱清章自豪地对记者说:“我们两口子多半生的时间都是在护理老人。”

    1997年,瘫痪在床14年的父亲病逝了。父亲去世后,朱清章本以为自己可以为妻子分担一些劳碌,没想到祸不单行,妻子因为积劳成疾,体重锐减。一段时间,她常常感觉浑身乏力,胃疼难忍,起初以为是着凉了,后来病情加重,张凤英时常疼得大汗淋漓不能进食。朱清章急忙带妻子到市里医院进行检查,才发现妻子已经是胃癌晚期。

    朱清章哽咽地对记者说:“我妻子的病情一天天加重,尽管我母亲从来都没跟她说过一句话,甚至从来都不曾认识她,但在她临终之际,她还是不放心我母亲。她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来到照顾了20多年仍在沉睡的婆婆床前,哭诉着说,‘妈,我伺候了您20多年,有不周之处请您谅解,我要先走了,以后担子就落到清章身上了。’”

-
相关链接

上一篇:王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