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镜头三】 看着、听着,老兵王树林哽咽了,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深深地给师生们鞠了三个躬,只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你们从来没有忘记这些烈士,作为这支部队的一员,我谢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王文彬对烈士的深情感召着身边每一位村民,从1949年到今天,汪上村村委会班子换了10届,小学校长换了7任,祭奠烈士的行动从来不曾停止过。 王树林曾经是汪上村小学的一 自此,王树林心中更多了几分对英烈的崇敬。2006年清明节,已经退休的王树林回乡祭扫烈士墓,当他来到村东,不禁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村小学的几百名师生抬着花圈,扛着铁锹,来到烈士墓前举行吊唁仪式。奏哀乐、默哀、校长讲话、少先队员发言,场景庄严肃穆。守护烈士墓的王文彬老人为孩子们讲述着23名官兵如何英勇地战斗、壮烈地牺牲。 给上学的孩子们讲述英烈的故事,给村民们讲述英烈的故事、给膝下的儿孙们讲述英烈的故事——半个多世纪里,王文彬这样的讲述没有停止过。 63年后的今天,步入汪上村,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战斗的硝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村民们对英烈的景仰和怀念。 战斗中作为掩体的壕沟依旧横亘在村口,村民们会指点着向你讲述解放军作战的英勇、牺牲的惨烈和当时村民们送饭的殷切;和村里的老人们聊天,听他们讲述村里长辈们口口相传的埋葬烈士的情形,你会发现谈话间老人们已经涕泪涟涟…… 63年来,王文彬老人和汪上村守护的,是对烈士无边的景仰,传承的,是不朽的精神。 昌黎县龙家店镇的小学生在烈士墓前举行祭奠活动 记者手记 在汪上村烈士墓地,我们伫立良久。我们的视野里,是整饬有序的坟茔和王文彬老人凝重的背影。 “我还有一个未了的心愿,我有生之年只有这一个心思了。”王文彬说,目前汪上村埋葬的22位烈士所在部队大多来自山西和河北张家口,部队撤离前曾留下一份烈士名单,因为战乱名单不知去向,又因为1949年的一场大水,19座烈士墓自此没有了名字。这么多年过去了,每逢想到这里,王文彬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王文彬念叨着:“他们生前在部队点名的时候,一个个答应得别提多响亮了,如今让他们这样没个名字地埋着,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挥别王文彬老人,我们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22座烈士墓让王文彬牵挂一生,一个未了的心愿又让这位耄耋老人心里不宁静,我们祈盼着老人能够实现心愿,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位位烈士的英名镌刻在石碑上。(记者 李增辉 李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