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方区第一处助老大食堂早在2009年年底就已经启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处大食堂经营情况如何,是否如当初设想的那样向社区居民供应着价廉物美的饭菜?记者昨天上午来到阜新路街道南山社区好邻居助老大食堂实地了解情况。 上午11:00,记者来到南山社区居委会。记者走进面积不大的助老大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准备中午的饭菜:蒸锅里花卷已经上笼,锅里呼呼冒出热气。中午两菜一汤的原料也基本准备就绪,再等一会就可以上灶了。 记者看到,食堂墙上挂着的还是两年前开业时的价格表和菜单:包子、饺子每顿5元,一荤一素一汤加面食的价格是6元。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许继惠告诉记者:“那是以前的价格表。现在我们的包子饺子提到6元了。2009年12月底,大食堂刚成立的时候,猪肉每斤只要7元,鸡蛋每斤不到3元,现在呢,猪肉的批发价都到了每斤16元,鸡蛋每斤5元。两年的时间,我们的饭菜基本没涨价。因为场地不花钱,水电费等也由居委会出了。” 现在,大食堂里有三名工作人员。遇到中午就餐高峰人手紧张的时候,许继惠也得搭把手。不过,工作人员有时候也有抱怨:“做饭不累,搞卫生累死了。”以做芸豆为例,按照许继惠的要求,买回来的芸豆要先洗后择,再在淡盐水里泡上20分钟。前几天,工作人员本想做麻汁豆角。买回豆角后洗洗、择择就上笼蒸上了。一位工作员突然想起来还没有用盐水泡过,赶紧找来许继惠。许继惠二话没说,立刻换菜。“工作人员说他们在家就是这样做的,吃了也没事。可是我说,在家做菜是家里的事,在这里做菜是大家的事。这可丝毫含糊不得。本来老年人抵抗力就低,万一有个闪失,我们可担待不起。” 十一点半一到,路致芬老人走进了食堂。“我家就住在旁边那个楼的二楼,来这里方便着呢。自从大食堂开业,我一天也没落下,天天在这里吃中饭。不为别的,这里卫生安全,价格不贵还挺可口。我老头已经走了,儿子一家也不住在这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以前,我在家开火,做一次稀饭,上顿喝、下顿喝,顿顿喝不完。再说了,一个人做饭也划不来,煤气、油什么的一点也不省。”说起大食堂,路致芬赞不绝口。 说着话,工作人员已经把当天的午饭端到了路致芬老人眼前——胡萝卜山药炖肉、青椒炒土豆片、西红柿蛋汤,主食是花卷、两个芋头、一段玉米。热气腾腾,飘着一股家常饭菜特有的香味。 过了一会儿,一对老夫妻相携着走进大食堂。许继惠介绍说,这对老夫妻是阜新路街道劝业社区的。因为劝业社区没有条件开办大食堂,老两口主动找到南山社区要求在这里就餐。坐下不久,老人一边吃饭,一边跟记者攀谈:“我叫刘明厚,今年74岁。我老伴儿今年72岁了。我们在这里吃了差不多两个星期,感觉非常好。如果没有这处食堂,我们老两口每天忙活一日三餐就占用了不少时间,现在要方便多了,也比较放心。” 12点刚过,又一拨“客人”进了门——十几位叽叽喳喳的小学生来到这里用餐。“洗手了没有?先洗手再吃饭啊。”许继惠提醒着。小学生的到来带来一片忙乱,也带来了一片生气。许继惠解释道,助老大食堂成立没多久,许多小学生的家长就找到她,请求孩子们也在这里吃中饭。一位家长说,以前,为了给孩子送午餐,还得看领导的脸色,毕竟常请假也不好。现在,大食堂也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离开大食堂时已近12点半。记者切身感受到助老大食堂给社区居民带来的便利。记者希望这样的便民利民项目越来越多,给更多的居民提供切实的帮助。 本报记者 姜慧丽 本报通讯员 逄 梁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