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城阳惜福镇山区,有这样的一所学校,两年才招收一批学生,老师每天都要奔波十几里山路上班,每个老师都担负着四五门课程。由于这里的生活环境恶劣,年轻老师不愿来,两年来只有一名年轻女老师被分配过来。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校长不得不兼任科学和品德两门课程的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中,有些老师纷纷“逃离”。 校长兼任两门课 城阳惜福镇某小学,是城阳区为数不多的山区学校之一,学校位于 这所小学目前有3个班,分别为2年级、4年级和6年级。“这里是一处山村,离附近最近的学校也有8公里多的路程,如果将孩子并校到其他学校,孩子每天走山路不安全。尤其是下雪下雨天,路上很危险,考虑再三,教育部门只好在村里单独设立学校。因学生数量不足,只好每隔一年招收一批学生。” 代课老师干不长 “年轻老师不愿来,山区老师出不去,是目前乡村学校存在的一个现状。”王校长说,随着这几年城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到城阳打工,加上城阳取消借读费,越来越多的外来子女涌进城阳的学校,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教育部门只好扩建学校、开设班级,从而出现教师资源缺乏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年轻教师都愿意选择一些靠近城区的学校,很少有人愿到他们这里执教。无奈他们只好以校方名义从市区聘请了多名年轻的代课老师,但即便是一周来两次,每次80元的费用,可人家嫌路途太远,而且山路难行,上了几次课就不愿来了。 女大学生来任教 王校长说,现在学校里加上他一共有7名老师,只有一名女老师。学校虽小,但课程齐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德、微机、音体美等,加起来足有十几门,两个老师负责一个班,平均下来,每名老师要教授四五门课程,工作强度可见一斑。前年,经过学校和街道教育部门的协调,一名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来到学校任教。“其他老师多是本地人,生活上还好一些,对于一名外地来任教的年轻人,麻烦就多了不少。”王校长说,女教师来上班后,在附近村里租了一套房子暂住,虽然工作条件相对较苦,可人家从来没提什么要求,每天往返于山路间给学生上课。 在他看来,之所以会存在乡村中小学难吸引老师前来工作以及乡村教师争着选择去城内工作的情况,主要是因乡村老师工作环境较差,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家庭的需要,不少人到城区工作的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以他们学校为例,以前也有老教师申请过调动,但是由于他们这里乡村老师缺乏,加上年轻教师不愿过来,所以调动的情况往往很难实现。 ■调查 年轻教师普遍想“跳槽” 对于目前乡村老师的现状,原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生肖伟平,2009年曾经对胶州、即墨、胶南、平度、莱西5市300多名乡村中小学老师做过一个调查,这个调查还被《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过。调查显示,因福利待遇比不上城内教师,乡村生活条件较差,一些教龄在1到5年的年轻教师,普遍想“跳槽”到城镇或城内学校工作或考研、考公务员。 年轻教师食宿要求高 “有几次我问学生想不想当老师,很少学生愿意将来当教师。对于原因,有些学生说当教师很辛苦,有的干脆说当教师挣不了钱……”26岁的肖伟平在市内一家中学担任计算机老师,说起当初对乡村教师的调查,在执教一年多的他似乎更加明白了乡村老师的处境。他说,当时调查发现,一些年轻教师对工资基本满意,年轻教师的月收入水平大部分在1000-2000元,其中1000元左右的占8.9%,2001元以上的占26.2%。但他们对食宿的满意度较低,有85.1%的年轻教师认为自己的收入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但是限于农村学校经济状况,要么宿舍过于拥挤,要么冬季没有取暖设备,很多大城市毕业的年轻教师都对这种生活条件的落差一时难以接受和满意。 另外,受农村条件的限制,年轻教师的业余生活比较单调。调查显示,看电视 (占57.4%)成为年轻教师业余时间最主要的活动,看电影、唱歌、运动、上网等也是获选较多的业余活动。 “适应难,扎根更难” 让肖伟平感到意外的是,在接受调查的青年教师中,有多达35.8%的人表示自己是出于“不得已”而选择从事教育事业。在农村教书,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闲适自在,因为缺少老师,不少老师都得身兼多门课程,工作强度比较大。调查显示,有55.4%的初任教师感觉工作“较累”或“很累”。 “适应难,扎根更难”是肖伟平跟一些青年男老师交流后的一个感受。在农村地区,有很多近30岁的外来男老师没成家。“光为将来发愁了,哪有心教书啊!有的老师努力提高教学能力,就是为了争取快点离开农村。” 肖伟平说,调查发现,现在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基本和城内教师工资水平一致,但在福利待遇上存在着较大差别。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较少,导致乡村教师在教学劳动强度上要比城内老师高出很多,加上农村学校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差,便出现了这种年轻教师普遍存在想 “跳槽”,获得更多发展的想法。 ■政策 为农村教师发放津贴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几年,他们通过各方努力首先接受了农村和城内老师的工资统筹。其次,在交通方面还积极协调,为农村老师专门推广设立了公交班车。目前,他们除了每年采取区域内教师交流、校对校协作支教、对口帮扶等多种形式进行城乡教师交流,积极开展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学校“结对子”、送课下乡、送教科研下乡活动,有效促进了农村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还将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给予农村老师评职称、评优奖励等方面给予倾斜,下一步还要为农村教师发放津贴。 这名负责人坦言,农村老师与城内老师相比,在交通、食宿和工资等生活方面现在依然还存在着差距,但这种差距缩短受农村环境影响不可能一步到位,改变这种现状还需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 ■链接 千名师范生下乡实习 今年青岛将有近千名高校师范生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包括青岛大学师范学院688名大四本科生、平度师范学校165名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生,将按照2:1的比例 (两名顶岗实习学生置换一名教师)到农村中小学顶岗实习。 同时,市教育局拨专款组织置换教师进行为期半个月的集中脱产培训,整合青岛大学优势教育资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通过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基本功和基本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切实加强受训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水平,提高教学能力。(牟成梓 王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