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山东 > 正文

体验城管一天:人性执法 罚多了替小商贩心疼

来源:大众网-大众日报 2011-09-10 10:37:02

   9月8日,早8点,泉城刚从沉睡中苏醒。记者走进济南市城管执法局四里村中队办公室——面积不足20平方米,一把木制排椅,六张办公桌,桌上堆着电话、电脑、水杯、报纸,略显杂乱;靠墙立着几个储物柜,储物柜上放着几个头盔。

  见记者盯着储物柜上的头盔,一名城管队员解释说:“那是我们拆除违章建筑时用的,防止头部被落砖砸着。”

  记者询问城管队员的巡逻装备,他们说:“我们没有防刺背心、防割手套,用

不着,我们面对的又不是敌人。”

  这时,一名皮肤黝黑、相貌朴实的中年妇女进门低声说:“我是来交罚款的。我的车前几天被扣了。”记者看了看她递过来的暂扣单:两周前,因为在经十一路占道经营,她的人力三轮车被城管暂扣。

  工作人员给她开了张30元的罚单。城管队员告诉记者,对这类小商小贩的罚款,一般就是二三十元,“罚多了我们也不好受,都是小本买卖。”

  摊点

  9时许,记者随城管队员外出巡逻,来到位于经十一路的中华名优小吃城。

  城管队员指着一片宽敞的临街地块,对记者说:“8点前,这里挤满了早餐摊点。”现在,这里只是一排小吃店门前的空地,宽阔整洁。

  “城管执法,不能死板教条。”对于这种已经自发形成的“早餐小市场”,他们并没有简单粗暴地强制清除,而是在附近找了一片较为宽敞的临街地块,让流动摊贩集中到一起,规定早8点前可摆摊营业,8点一过就要收摊让道。

  “这些摊点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市民存在需求。”城管队员告诉记者,小摊贩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生活比较困难,允许他们在8点前摆摊,既提供了就业机会,也方便了市民生活。多数时候,流动商贩很配合,规定时间一到,马上收摊。但城管队员仍旧每天到此巡逻,“这里是学校门口,要保证上学、放学时间道路通畅。”一名城管队员指着马路对面的济南市经十一路小学对记者说。

  瓜农

  巡逻车来到位于经十一路的一处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两辆装满西瓜的大卡车,安静地停靠在路边。

  今年5月,随着新鲜西瓜陆续上市,为方便瓜农进城销售,济南市城管局推出了城区“西瓜地图”,在全市设立491处西瓜临时销售点。三个多月来,章丘市高官寨镇王店村的瓜农宋师傅,一直在这个销售点卖瓜,与城管队员几乎每天都见面,成了老熟人。

  打完招呼,城管队员提醒宋师傅:“待会儿把车再往路边靠靠,别挡了自行车道。”宋师傅点头答应,想了想,试探性地问:“大葱马上就上市了,能不能在这里卖?”“不能,这里是西瓜销售点。”城管队员示意他看墙上蓝底白字的“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标识牌。“下一步能不能再设个大葱销售点?”宋师傅不死心地继续问。城管队员点了点头:“你这个建议好,我们回去帮你向领导反映一下。”

  听到这个回答,宋师傅摸摸自己身上的军绿色斜挎包,笑出了声。

  白搭

  “那算是店外经营吧?”记者指着路边一家果品店外码放的几箱水果问。

  城管队员看了看表:“现在正好是水果卸货时间,暂时允许他们占道。”常年与各行业打交道,城管队员对经营时间了如指掌。

  前行不远,看到有两人在小区门口的人行道上摆摊卖水果。看见城管来了,两人慌忙装起苹果、大枣,拎起马扎,准备离开。“别着急走。”城管队员走上前去,亮出执法证:“知道不能在这儿摆摊吗?”“知道。”“知道为什么还在这儿摆?”“下次不来了。”“告诉过你多次,这是人行道,是市政公共设施,不是你一个人的。你摊子往这儿一摆,别人就过不去了。”摊主连连点头,匆匆离去。

  “白搭!你们前脚走了,他们后脚就回来!”路边报刊亭里一直旁观的大爷笃定地说。

  “等人们都能自觉维护公共利益了,我们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中队长肖斌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部分县城房价猛涨 小城3年涨2倍每平超6000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