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英杰与南信大学生热情合影。 贾冰 摄 2011年春节网上有一则热帖,问:谁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人?答:(1)CCTV不靠谱;(2)天气预报不靠谱;(3)男人不靠谱所以,在CCTV播天气预报的男人是世界上“最不靠谱的人”。作为全国人民最熟悉的面孔之一,气象先生宋英杰昨日带着他的新书《哪片云彩会下雨》走进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金针讲堂。这位“微博控”平时在工作中严谨认真,在生活中“完全是另一副嘴 谈“最不靠谱” “好歹也是个‘最’啊,给个证书吧” “我们经常代人受过,很少有人谈论天气预报准,但是一旦有人讲天气预报不准时,必然是会一呼百应,很容易引起共鸣!”宋英杰说。被称为“最不靠谱的男人”,当时很多同事为他鸣不平,在网上还形成了剑拔弩张的氛围,“众多人@我,说你得表个态啊,我很淡定地说了三个字‘求证书’好歹也是个‘最’啊,给个证书吧,留个纪念吧。”宋英杰说,于是这种紧张的氛围化解了,很多人觉得,从事天气预报的人还是挺能自嘲的。不仅如此,宋英杰还把这一段写进了自己新书的自述中。“那一刻,我很清醒地认识到,无论从事哪行,都有被人理解或被误解的时候。自嘲也是一种能力,它体现出一种健康的职业心态,甚至有时候,在被嘲讽被误解时,还需要一点娱乐精神。” 宋英杰说,不靠谱几乎是众人眼中天气预报的第一标签。不仅仅在中国,4月29日英国威廉王子“世纪婚礼”,几天前就预测有雨,“当时利物浦的一位网友对我说,本来预感是要下雨的,但是看到BBC说要下大雨,我们就开始怀疑了。” 谈职业 “当预报不准时,美女会让公众的抱怨少一些” 宋英杰说,他们曾经在网上征集过“什么时候容易下雨”,原本是想了解“下雨时几种典型的天气形势场”,但最后收到的答案却偏离了预期的轨道。 回复量比较大的包括“不带伞的时候容易下雨”、“刚洗完车后容易下雨”、“说好了外出约会后容易下雨”。“开运动会,特别是气象局或气象院校开运动会时容易下雨”,得到共鸣最多的是“气象台报晴天时最容易下雨。” “其实,这就是气象预报的主观准确率问题。”宋英杰笑着说,气象预报的客观准确率是由一个个数字,一个个事实组成,而气象预报的主观准确率是由大家的印象组成。 “上世纪90年代,72小时的预报要向公众传播须层层请示。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未来一周、未来十天的天气趋势预报。”宋英杰举个例子,就如不久之前的“梅超风”。通过网络,很多人不仅能看到中央气象台的预报路径,还能看到欧洲、美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甚至是菲律宾、泰国的预报路径。“在那一时刻,天气预报已经成为一个针对特殊事件、特殊天气系统的国际擂台赛。这也给我们更多的压力,因为对错在第二天就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对于天气预报员来说,他们在不断艰难地提升天气预报的客观准确率,而且做气象服务和传播的人员,就是在不断提升天气预报的主观准确率。“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天气预报的主持人多数是美女?我的回答是,美女更具亲和力,当天气预报不准确,美女会让公众的抱怨少一些。” 谈专业 “让大家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 “我是听天气预报长大的,没听懂呢就长大了,一直想对气象台的叔叔阿姨们说,什么时候能让天气预报说得好玩点儿,能让我听得懂。”宋英杰说,那时的所愿成为了现在的所求,“我职业心态中一直有一个作为听众的孩提时的我,他时时刻刻提醒我说,让大家看得清、听得懂、记得住。”所以,即便是天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宋英杰说,他觉得浅显、直观、通俗不说术语是最重要的。他要求自己的节目中不要有一个专业术语。 宋英杰说,五六十年代气象预报语言还是比较模糊的,比如“冷空气前锋过后,我市将出现阵性降水”,这是当时囿于监测和预测能力。现在尽管预测水平提高了,但这种“传统”现在仍被无知地继承和延续着。他说,令他很愤慨和纠结的有两个例子。例句一是关于空间的,“今天西北地区中南部中部偏北的局部地区有小到中雨”;例句二是关于时间的,“下周前中期的后半段的部分时段,我市将出现一次降雨。” “大家民愤最大的词汇就是‘局部’了。”宋英杰说,局部地区既不是局、也不是部,它不是特定地区,它已经变成经常受灾受难的地区。局部地区产生有其历史背景,但是现在可不可以变换一种说法,减少一些民怨。 宋英杰说,预报要符合汉语通用语义,现在有些人对于地理概念有自己制造的倾向。他曾经看到一则预报“明天晚上到夜间,该台风可能在哪里到哪里之间的沿海登陆。”明天晚上到夜间是什么概念?预报员说,晚上是指前半夜,夜里是指后半夜。“我赶紧查了字典,晚上指天黑到天亮,夜间即晚上。” 谈微博 “微博气象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不是一个机构” 在现场很多90后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是通过微博认识宋英杰的。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微博上的宋英杰和电视上完全不一样,是一个轻松、风趣,有亲和力的大叔。 宋英杰说,气象信息传播要符合特定传媒传播规律。“微博是一个社交网络,首先是交朋友的,然后是发现信息和了解信息的。如果这种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还和信息和广播一样,互动性的优势就没有发挥出来。”当有学生提出,气象部门如何利用微博传播?宋英杰透露,国家气象局已经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气象部门开微博。“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认为,微博气象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不是一个机构。” 6月18日武汉出现强降雨后,网络上出现了“看海”这个词,此后“看海”这个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俨然成为了知名词汇。在晚7:30新闻联播后的节目当中,宋英杰针对7月初出现的频繁强降雨过程说,“最近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词汇叫做‘看海’。希望今后频繁的强降雨过程不要让‘看海’一词再度流行。” 宋英杰说,这也是微博同步流行的词汇,第一次用到严肃的天气预报节目当中,“大家很疑惑,这么一个节目也居然和我们老百姓的说法这样贴近,它已经变得可爱;但是也有人说,你说的看海,我们这些老年人听不懂。它的争议在于,我们是否用了对一些人来说很清新的词汇,对于某些人来说会很陌生,甚至排斥,我们一定要游走和把握平均的理解能力和欣赏倾向。” 对话南信大学子 1、问:气象节目主持人一天的工作时间有多少? 答:不可能一个人出现在一个节目中,就over了。每个主持人还会做其他的节目,承担的频道总数是不一样的,我们管这叫做“盘根错节”。有一种值班叫做“豪华套餐”,从早上4点到晚上9、10点钟,在这个频道中做5分钟的游击队员,马上就潜伏到下一个频道当中,一天中不停地在说话,不停地被灯光烤。所以回到家中不愿做两件事情,一是说话,二是睁眼。 2、问:天气预报不准的时候是否被妻子抱怨? 答:抱怨最多的是我的妻子,她一般是27℃以上穿裙子,可是有一次北京温度报了27℃,她就兴高采烈穿着裙子出去了,结果到了办公室就因为穿错衣服被人笑话了。妻子立刻给我发了条短信:这是27度的样子吗?别人穿错衣服还有人同情,预报员的妻子穿错衣服就只有被嘲笑的份了。 3、问:对想做天气这一行的人有什么忠告? 答:搞天气的人要先接地气再接人气,我认为除了气象之外,如果对其他岗位的难度和价值一无所知的话,不合适。 现场花絮 现场介绍本报“丹丹说天气” 昨天刚见到记者时,宋英杰就笑着说,我们已经“互粉”很久了。在讲座的中间,宋英杰也向广大南信大师生介绍记者和本报官方微博“丹丹说天气”。 签名送书给“潮人”宿管吴阿姨 昨天刚到南京火车站,气象先生宋英杰就表达了要去南信大见一见吴阿姨的愿望。本报曾经报道过,会打植物大战僵尸、会玩偷菜的60岁宿管阿姨,在宋英杰看来“很潮”。最初看到这个宿管阿姨视频的时候还是在微博上无意中被南信大毕业的同事@了一下,“一看到那个毕业典礼视频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住了。”忙完上午的讲座,宋英杰便迫不及待地来到了传说中的29栋宿舍楼,并亲手向吴阿姨奉上自己签好名字的书。谈到南信大的毕业典礼,宋英杰感慨道,一个感人的毕业典礼不是领导专家说了什么,最感人的往往是触及人心灵的东西,而不在乎是谁,一位能记得360名学生名字的阿姨真的让人很佩服。(通讯员 金自康 贾冰 实习生 陆康洁 记者 于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