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青岛港> 媒体评论 > 正文

青岛港:民主公开营造和谐生态

来源: 2011-09-04 08:46:56

    8月22日,湛蓝的天空下,青岛港一片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

    下午四点,上白班的职工们收工了,前港门机队四班司机王胜军走到班组办公室,将自己的CF卡轻轻插入读卡器,10秒钟后,显示屏上显示:作业7.5小时,卸矿石作业量5156吨。“这是我今天的工作量,每天干了多少活、挣了多少钱,下班时一刷卡就知道。”王胜军喜滋滋地说。

    前段时间,前港门机队研发出“作业计量信息一卡通”,收入

由每月公开变成了当天公开,职工心里也就有了一本明白账。

    该公开的全部公开

    青岛港通过创新公开厂务形式、丰富民主管理内涵,畅通职工诉求渠道,营造出亮天透地、共建共享的劳动关系和谐生态。  经过23年的探索,青岛港建立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础的“20项民主管理渠道、40项公开内容”的全程公开互动模式,集团为决策层、公司为经营层、队为管理层、班为操作层、车为执行层,层层有公开责任,做到“职工想知道什么就公开什么”。

    “我们最关心的工资、奖金、考勤等情况全都亮在墙上。”青岛港集团大港公司机械四队队长于秀光告诉记者,每天的工作量、人工成本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案,职工想查一看便知,而且现在港口倡导精细化管理,细到一个能耗指标都要公布。前段时间,公示栏上显示氧化铝卸船机每吨的电耗是3.1度,“一看到这个数字我们坐不住了,太高了,技术员、装卸工都来提意见,最后经过反复试验,改善技术手段和工人操作方法,现在把能耗降到了每吨2.5度。”光这一项,一年下来就节省了40万元。

    为了能“该公开的全部公开”,激发职工的民主参与意识,青岛港集团规定重大决策需经“六环节”。从草案民主审议、项目上榜公示、定向问责、过程控制、细节落实到最后的结果公开,都需要职工参与提意见,而且件件要有回音。

    据青岛港集团工会副主席刘建友介绍,集团在制定港口《“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将规划草案提交职工代表讨论,并向全体职工张榜公示。职工共提出意见、建议530多条,最终集团采纳了450多条。经过对《“十二五”发展规划》修改完善后,再由职代会审议通过,最后再下发文件。

    “我们最关心的内容都公开了,干起工作来没有后顾之忧,心气也更顺了。”青岛港职工张寅说。

    民主意见箱成“摆设”

    8月2日,岛城还是溽热难耐的桑拿天气。在青岛港前港20万吨级矿石码头上,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头戴安全帽,身着工作服,正带领机关干部清理码头现场。

    “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冬天最冷的时候,我们都集中一个周的时间到一线劳动调研,听听一线职工的建议和呼声,现场为基层排忧解难,这是我们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一条途径,而且职工当面反映问题的多了,背后叽叽咕咕的就少了;关心港口发展的多了,偷懒耍滑的少了。”常德传的话语朴素,却一语道破了困扰很多企业的劳资纠纷难题。

    据常德传介绍,青岛港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劳动调研,坚持了20多年,领导层要同一线职工一样去码头扛大包,倾听职工声音。此外,青岛港每季度组织一次职工“金点子”的评比奖励,鼓励职工建言献策。

    良好的民主氛围让“提建议”成为青岛港职工的一种习惯,“现在这个民主意见箱快成‘摆设’了。”轮驳公司职工徐丛荣指着一个有些陈旧的信箱调侃道,大家现在都不写信了,有事随时找队长,职工恳谈会、网上视频对话都鼓励职工提出自己的“金点子”。“我当时写提案时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买四艘大马力拖轮需要1.5个亿,最后不仅批了,这一买就是六艘,我现在驾驶的就是新买的大拖轮!”徐丛荣憨厚地笑着告诉记者,至今难言兴奋劲儿。

    2007年,西联公司机械二队职工赵树双被选为农民工代表后,民主恳谈会上多了一个活跃的角色,然而他最难忘的还是第一次举手提问的情形,“当时心里又紧张又忐忑,右手全是汗水,我站起来问集团领导能不能建立直流调速实验室?”当时,集团安技部的领导当场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最后还特意问:“不知道赵树双代表对我的解答是否满意?”

    “那一刻真体会到了什么是民主和尊重。”赵树双说。

    我与企业同命运

    “我们有两个上帝,一个是客户,另一个就是职工。”常德传说,尊重职工,在公开民主的环境中,让职工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来,结成命运共同体,这是青岛港历经百年基业长青的秘诀。

    看看青岛港的几次“革命”或许能理解常德传话中的深意:工人研制出轮胎压胎机,轻轻一按电钮就将100多公斤的轮胎拆卸完毕,用“电钮革了大锤的命”;对矿石作业流程进行改造,实现了“皮带自动扫,落料入溜槽,不用人和锨,处处保平安”,用“鼠标革了铁锨的命”;集装箱装卸“振超效率”8次、铁矿石接卸“孙波效率”15次刷新世界纪录。

    正是这些一线职工们开启了青岛港港口作业“秒的时代”、“毫米的时空”,同时,职工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爱港如爱家。

    前段时间,前港公司装卸二队副队长刘元海,领着职工垒墙时下起了小雨,他把雨衣脱下来盖在自己垒的墙上,这一幕恰巧被前来劳动调研的一位领导看到了,问他:“你自己不怕淋?”“人淋了冲个澡就行了,垒的墙冲坏了还得重新垒。”像刘元海这样的职工数不胜数。

    如今的青岛港,已从百年老港华丽转身为拥有四个现代化新港的世界第七大港、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更通过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锻造出一支支金牌职工队伍。

    “做着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拿着一份体面的工资,工作环境就像是一个大家庭,有一份好心情,有甜头,有奔头。我觉得这就是幸福感。”一位职工如是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农民工生活堪比金领:有房有私家车 月薪过万
下一篇:青岛港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经验引全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