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岛10个男性4个超重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2日在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监测结果表明,中国国民体质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中小学生、成年人、老年人超重与肥胖率持续增长等问题。 这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由10个部门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体质检测指标涵盖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样本达到580420人,监测历 超重与肥胖率都在涨 “过去10年,国人增长的体重几乎等同于西方人在过去30年增长的体重。 ”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群众体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梅说。 王梅介绍说,改革开放以前,国人的体重一直偏瘦,西方都说中国没有体重问题。但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20年以来,国人的肥胖率和超重率大幅增长。 从2000年开始,国民体质监测每五年进行一次,今年是第三次。本次监测的对象为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岁至69岁中国公民。监测指标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方面。而总体合格率上升、肥胖率持续增长、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无疑成为了此次监测的关键点。 不论中小学生,还是成年或老年,国人超重与肥胖率都在持续增长。王梅表示:“肥胖和超重是全球性问题。这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很大关系。比如以前我们是走路、骑车上班,而现在很多人是开车或乘坐快速公交上班。此外,我们工作中的体力活动也大幅度减少,再加上摄入的能量又高,很容易导致肥胖和超重”。 肥胖、超重会导致诸多慢性病,王梅建议想要减肥的人要注意吃、动两方面平衡。 “一要全面营养,膳食平衡,二要坚持中小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游泳和慢跑”。 国民体质合格率上升 王梅介绍,与上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相比,反映生长发育水平的身体形态指标有所增长,反映肺活量、台阶指数等的身体机能指标大部分也有所提高,而反映力量、柔韧性等的身体素质指标则有升有降。 “与2005年相比,2010年国民体质总体合格率(即达到‘合格’以上标准的人数比例)有所增长,这种增长的趋势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人群中均有所体现,”王梅说。 与此同时,国人特别是20岁至59岁的成年人,在柔韧性、绝对力量和爆发力方面与之前相比也有所下降。按通常的理解,随着营养的丰富和锻炼意识的提升,这些身体素质指标应该随之增长才对。但王梅解释说:“近几年,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虽然增强,但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们往往更重视有氧锻炼,对力量和柔韧度的锻炼相对不够重视。 ” 王梅建议人们在体育锻炼中应注重全面性和科学性。 “锻炼要有针对性,针对自己的目标,比如减肥、锻炼耐力、柔韧性。但也要考虑全面发展,比如,不能为了减肥,只是有氧锻炼,不吃饭,忽视其他方面”。 学生体质有喜也有忧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国家六部委2日共同颁布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虽然肯定了过去五年中学生体质发展的成果,但同时也提出了很多问题,中国青少年体质发展之路仍旧任重道远。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介绍说,参加这次调研的学生人数达到34万多人,涉及31个省市的27个民族。总体来看,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其中有两项指标是从1985年六部委首次进行调研以来,20多年里第一次停止下降趋势,分别是肺活量和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理机能水平的重要指标,调研显示,在所有年龄段和所有测试人群中,肺活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中小学生主要是指7岁-18岁年龄段的学生,调研显示,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反映身体柔韧度的坐位体前屈和反映耐力素质的耐力跑等项目比2005年有部分提高,反映力量素质的握力成绩全面提高。 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有了提高,这主要跟国家推行“阳光体育”工作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有直接关系。杨贵仁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当然,也特别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和学校,没有他们的努力将没有这个成绩。 ” 但在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出现好转的同时,大学生人群的身体素质仍旧延续下滑的趋势;中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城乡都持续增加;而在所有年龄层,近视的比例都在上升,而且有向低年龄层次扩散的危险。杨贵仁说:“虽然全国学生体质总体有提升,但提升效果不明显,某些个别方面还有下降趋势,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仍旧很严峻。 ” 大学生锻炼不如小学生 调查发现,中国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普遍低于中小学生,大学生过多的将时间用于上网、看电视、玩游戏机。教育部在切实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中,一直比较重视对中小学的考核,对高校的要求还不到位。高校体育工作的问题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情况,还没有切实可行的改善对策。目前在各中小学业绩考评和评先评优活动中,没有认真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学校都是“一票否决”,而高校则还没有类似的评价机制。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是下一阶段的重要工作。 杨贵仁说:“目前全国各高校都呈现急剧扩大的趋势,很多高校动辄4万-5万在校学生。这不像一个中小学1000多人可以到操场上锻炼,几万人如何集体锻炼,如何安排体育活动,这都是我们未来需要讨论研究的课题。 ” 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也是令人非常担忧的情况,学生学业过重是很重要的因素。杨贵仁说:“一些地方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减负工作做得不到位。减负工作是教育部三令五申的要求,下一阶段我们会要求将减负落实到各个环节,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教学难度。 ”同时加强幼儿园的保健工作也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防止近视率向低年龄层次扩散的趋势。 本版内容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青岛“胖子”越来越多10个男性4个超重 多数女性体质好于男性 2010年度监测公报的发表,又一次让国民体质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其实,早在今年3月9日,青岛市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情况就已经向社会公布。根据这份检测报告的内容,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岛城人民体质状况的最大问题 ,其中城镇成年男性中偏胖和肥胖率为41.09% ,即平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4个超重。 肥胖已成最大困扰 “去年是全国第三次国民体质‘大测’年,青岛市国民体质检测中心随机选取了4000余名市民,对其进行体质测试和综合评价。经过整理和筛选,共收集到3840份有效数据,其中3240例报送到省和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作为评价全省和全国国民体质状况的重要依据。 ”青岛市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栾述伦向记者介绍,数据显示,在影响体质状况的各项指标中,肥胖成为最大的困扰。 在“身高标准体重”一项中,偏胖和肥胖率最高的人群是农村老年女性,其比例高达54.08%,而城镇老年男性中偏胖和肥胖者也超过半数,达到了51.40%。平日里应酬较多的城镇男性偏胖和肥胖率达到了41.09%,即平均每十个成年人中有四个超重,而农村男性的同一指标也高达37.68%。相比之下,成年女性在该方面要好于男性,女性的偏胖和肥胖率相加分别为21.58%(城镇)和25.17%(农村)。体质整体较好的幼儿人群中,同样有不少“小胖子”,偏胖和肥胖的城镇男性幼儿和女性幼儿占到总比例的 36.56%和27.56%;农村为33.97%(男孩)和25.72%(女孩)。 男性体质状况堪忧 根据检测报告数据显示,青岛市群众的体质状况在年龄、性别、城乡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又以性别差异为最,传统印象中“柔弱”的女性,在城、乡三个年龄段六个组别人群中,只有农村老年人男性的结果好于女性,其余五组人群均为女性好于男性。 “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活中男性的工作、精神压力大于女性,社会应酬较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高脂肪、高糖饮食,饮酒量多。”栾述伦处长介绍说,“二是受社会审美观的影响,女性更加注重保持身材,注意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 ” “一般来讲,衡量一个人的体质状况,主要从爆发力、柔韧度和耐力三个方面来看。总的来说,岛城市民的体质状况并不让人感到乐观。 ”栾述伦表示,虽然不同年龄人群的体质判断标准不同,但是在增强体质的方式上,还是有一些适合所有人的途径,“加强体育锻炼是必须的,慢跑、游泳这样的有氧锻炼和负荷强度大的无氧锻炼同样不可忽视。此外,合理饮食也很重要,低糖、低盐、少油脂,多补充植物纤维和植物蛋白。 ”(记者 王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