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名小女孩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参观“长沙窑大执壶”(8月20日摄)。新华社发 -官窑博物馆 有专家签名文物鉴定书 据南宋官窑博物馆的现任馆长邓禾颖介绍,这批文物一共六百余件,均征集自安徽淮北,征集时间为2005年。当时为完成鉴定工作,他们请了国内顶级的专家一件件上手鉴定,而且鉴定书都有专家亲笔签名。 邓馆长介绍说,当时南宋官窑博物馆一共邀请 博物馆出具了专家鉴定书。记者注意到,遭到质疑的磁州窑白地黑花鼓和长沙窑大壶均一致通过了4位专家的鉴定,其中有专家建议馆方将“长沙窑大壶”向国家文物部门推荐为一级文物。鉴定书的签字日期是2007年3月,不是实际发生鉴定时间的2005年。 对此,邓馆长解释说,2007年完成鉴定书也只是为了让鉴定过程更加完善而已。按时间推算,博物馆2005年完成全部文物征集工作时并没有专家的鉴定报告书。 -参与专家 花鼓鉴定存在不同看法 记者注意到,文物鉴定书上的专家签名只有3个,故宫博物院的冯小琦并没有签名。对此,馆方无法解释。 记者电话采访了冯小琦。据冯小琦介绍,“当时去鉴定就是去看一下东西,并没有签名的事情”,事后也从来没有人要求她签名。 当年参与鉴定的4位专家中,朱伯谦已过世,张浦生远在海外,一时无法联系。记者联系另外一位鉴定专家朱戢。他说,当年鉴定时,专家对磁州窑白地黑花鼓确有不同看法。他曾提出,磁州窑类型的东西,应该请河南或河北的同志来看,因为就他本人而言,只能判断是金代磁州窑系,但具体是哪个窑口生产没有把握。朱戢称,他认为磁州窑白地黑花鼓确实画工粗糙,不够精细。 在朱戢看来存疑的磁州窑白地黑花鼓,仍然顺利通过了鉴定。这与馆方所称的专家对每件藏品的意见高度一致的说法并不吻合。 -其他专家 所请鉴定专家未必权威 据介绍,除了在2005年杭州馆方邀请了4位专家对剩余的400余件一一上手鉴定外,在2004年,还曾组织过5位专家对其中的140余件进行了鉴定。记者看到了2004年5位专家的鉴定证书。其中有一位是文物流出地的文保部门负责人,时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的李广宁研究员。 李广宁称,由于工作关系的原因,他很早就接触到了淮北这一批藏品。对于长沙窑壶王,李广宁认为,鉴定的专家未必权威。尽管张浦生、朱伯谦都是学界前辈,但并不是看长沙窑的专家。“比如说张浦生先生,鉴定元明青花绝对是非常权威的。但是鉴定这些高古的东西,我们不能讲张先生没看过长沙窑,但是至少不像他鉴定青花最拿手。” 李广宁认为,目前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里展出的部分展品确实存疑,专家鉴定的结论也未必可尽信。 -捐赠者 “壶王”是从百姓手中收来 据了解,2005年杭州市政府对这批瓷器的捐献者丁仰振给予了1500万元的奖励。记者前往淮北,寻找这批藏品的捐献者丁仰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丁仰振就开始收集运河出土的文物。而且因为不懂文物,当时是来者不拒,所以收了很多假货。 丁仰振介绍,长沙窑壶王也是从百姓手上收过来的,并非出土。当时收集时,有人告诉他这是从运河里挖出来然后传到了老百姓手中。对此他深信不疑。面对专家质疑,他始终相信壶王是真品。丁仰振称,南宋官窑博物馆的长沙窑壶王并非唯一一件,在他手上还有一个同样的壶王,而且品相更好。 丁仰振称,当初4位鉴定专家上淮北时都曾经见过他的另一件壶王。经再三考虑,他捐出了其中一件品相稍差的长沙窑大壶,也就是目前正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里展出的壶王。 丁仰振还表示,几年前,他听从了一位老专家的建议,带着自己手上的壶王到北京的一家鉴定机构做了现代科学鉴定,他很不满意鉴定结果,当时给出的结论是一二百年内作品,但他不相信现代科学鉴定的结论。丁仰振并没有透露是哪家鉴定机构进行的鉴定。对于这次鉴定结论,他坦言,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并不知情,4位专家也不知情。 最新进展 南宋官窑博物馆已报请重新鉴定 针对质疑,昨天下午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召开情况说明会,提出将报请上级文物主观部门对“壶王”等一起征集的文物进行再次鉴定。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方面认为,2005年对这批文物的征集工作,程序是规范的。杭州市政府向丁仰振提供的1500万元奖励,分为三次进行支付,每次500万元。最后一笔500万元,是等到鉴定书最后出具了,才支付到账。 针对目前媒体报道有专家质疑部分文物的真伪,馆方认为,这是业内专家的一家之言。针对这种质疑,南宋官窑博物馆表示,将报请上级文物主管部门,对这批被质疑的文物进行再次鉴定。 21日下午,记者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内看到,包括长沙窑大执壶等被质疑的文物依然陈列在博物馆展厅内。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馆长邓禾颖也表示,这些藏品都将正常展出,并欢迎专家学者展开进一步学术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