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青岛大学生贫富差距拉大 宿舍6女生3个苹果族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8-21 07:50:50

    记者调查发现青岛大学生贫富差距呈扩大趋势

    昨日,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迎来报到的2011级新生,记者昨日走进校园采访发现,不少学生都拿着iPhone4或ipad这样的高端电子消费品。而前往“绿色通道”申请减免学费或助学贷款的贫困生的行李箱中,除了换洗衣物和必需的生活用品外,几乎没啥别的。“苹果族”碰撞贫困生,成了大学新生报到的一种新现象。

    男生有“苹果”的相对少

    大包小包,手拿肩扛,昨日海大崂山校区内到处是前来报到的新生和陪孩子入学的家长。办理完报到手续的新生们,都在第一时间走进了宿舍,当他们打开行李箱或包裹,铺设床铺、布设橱柜的时候,学生家境的差距立马体现了出来。在管理学院的一间女生宿舍内,6名女生中,有两人使用iPhone4手机,有一人从行李箱中拿出了ipad电脑。来自济南的女生小姜告诉记者,她的iPhone4手机是父母奖励她考上重点大学的礼物。而来自太原的菲菲(化名)则表示,自己是“苹果迷”,打算今年下半年再买一台ipad2。

    当记者问菲菲的母亲张女士家庭收入时,她平淡地说:“我和她爸爸经商,家庭条件还可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苹果族”中女生较多,而男生较少。在海大2011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3个新生宿舍中,记者只看到一名学生在用iPhone手机。

    “绿色通道”帮贫困生入学

    “什么是‘苹果’手机?”与同学中的“苹果族”相比,来自广西山区的女生小吴对这种“新玩意”比较陌生。小吴说,家里的生活只靠几亩山田,每年全家收入只有5000多元,即使全家人一年不吃不喝,省下的钱也仅够学费和住宿费。为了能省钱,她没有让父母陪送,而是和其他两名同学结伴从广西来到青岛。“不过,让我高兴的是,我一到学校,学院老师就让我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入学手续,我现在已经申请了助学贷款。并且老师告诉我,除了助学贷款外,海大还为贫困生提供生活补助、勤工助学补助,让我不用为学习和生活担心。”

    谈到如何看待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小吴平静地告诉记者,有钱的同学是因为家境好,自己不能攀比,“我要通过自己的勤奋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和同学比成绩,不比经济条件。”

    在新生报到现场,海大专门为家境贫困的学生设置了 “绿色通道”报到处,申请减免学费或助学贷款的同学填写申请表后,即可办理报到手续。截止到昨日上午11时左右,“绿色通道”就接受了30多名家境贫困学生的相关申请。

    大学生贫富差距在拉大

    “现在大学生贫富差距比我上学那会儿大多了。”针对一批新生手持iPhone手机报到的现象,陪同亲戚来送学生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是海大1997级的学生,当时他们班级有30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对半开。当年在报到的时候,从农村来的同学行李几乎一样,衣物或者铺盖卷。从城镇来的同学,行李箱中的物品虽然相对丰富些,但也只是多个几百元买的“随身听”。

    “入学后,在生活上大家也没有感觉有多大差距。我上大一时,没有几个人穿名牌衣服,有谁穿一双耐克鞋,那绝对是富学生了。而现在这些新生,家境好的拎一个LV包都不算稀奇。”张先生说,家境贫困学生的生活压力估计比他上学时增加不少,“别的不说,光吃饭这一项,我刚才在学校食堂转了一圈发现,现在一个学生普通的饭食消费,每人每天至少十一二块钱,而我刚入学的时候,一天六块钱就够了。”

    昨日报到新生最小的仅16岁

    昨日在海大新生报到现场,记者采访到当天报到的新生中年龄最小的学生。这名学生今年16周岁,来自河南周口,名叫郭豪,所学专业为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提到比同学普遍小两到三岁的原因,郭豪说,首先是他上学早,5周岁的时候上小学,期间还跳过级。从小学到中学,他都是优秀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今年海大在河南省的录取线是617分,我考了618分。可以说比较幸运。选择上海大,是因为我比较向往青岛。”

    说起自己的学习经验,郭豪认为,自己比较善于总结,在做题的时候,总会总结对和错的原因,这样能积累很多经验。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郭豪虽然年纪小,但自理能力比较强,父母将他安顿好,已离开青岛回老家了。 (撰稿 摄影 记者 刘延青)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啤酒节 搭起高科技舞台 大衣哥衬衫亮相啤酒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