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海大研制的新型波浪浮标系统成功观测台风"梅花"并通过验收

来源: 2011-08-14 22:08:42

    本站讯 7月28日,台风“梅花”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强度迅速增强,成为今年第三个超强台风。“梅花”来势汹汹,被网友称为“梅超风”。“梅花”究竟会有多大威力,会给海洋环境造成哪些影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就需要对海洋水文气象要素的精准预报,但预报的前提少不了对台风的前期实地观测,这就是海洋浮标等观测手段大显身手的时刻。追风观测,历来是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最佳时机,也是

海洋水文气象预报分析及防灾减灾决策的重要前提。    

    8月2日,在“梅花”迫近前夕,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下达由我校自主研制的3m多参数波浪浮标系统赴东海海域实施现场观测并验收的任务。该课题负责人工程学院自动化及测控系海洋仪器装备研发中心唐原广教授立即组织课题组成员奔赴上海,经过岸基系统联调,于8月5日在“梅花”逼近前成功地布放在东海指定海域。该浮标系统的标体直径为3m,很好地解决了波浪浮标的安全性,除了可测量波浪外,还可测量风场、气压、水温、气温等参数,预留有海流、水质等参数接口,拓展了浮标的测量参数,并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延长了浮标在海上的作业时间,大大提高了浮标的综合性能。     经过“梅花”过境东海的狂风暴雨及恶劣海况的考验洗礼,浮标系统工作正常,并观测到台风过境的全过程,接收到揭示台风奥秘的现场数据,获取了较为完整的台风过境资料。在8月9日由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主持的“3m多参数波浪浮标系统”验收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为我国海洋台站波浪观测增添了新的观测手段。”    

    3m多参数波浪浮标系统成功观测台风“梅花”并通过验收,是我校学、产、研合作方式的又一成功范例。从应国家及社会之需投标立项,到与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等密切合作,共同研制开发应用,充分展示了我校在海洋监测技术领域的实力,提升了我校在海洋浮标观测系统的研发服务能力,同时也形成了一支能够承担大型海洋监测设备的研发队伍和技术保障队伍,为今后在国家海洋监测领域承担更大的研发任务扩大了影响,拓展了空间,打下了基础。

-
相关链接

上一篇: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大洋长期观测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