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政府是否乱花钱,“三公经费”是最好的镜子。本报上周一曾对“三公经费”的进展情况作出报道,如果说,第一阶段百姓网友的“围观”重点还在于“就看谁最迟”,那么,当下更多的公众拷问的是各中央部门“三公经费”的公开态度、消费结构及其合理性。须知,公开,不是为了让民众看个热闹而已,而是要让民众有效监督政府部门“钱袋子”的使用。本报就此再次进行梳理和盘点。
时间之问:何时等到答卷?
周五公布“三公”部门最多 半夜公布的也有
用财政拨款开支的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俗称“三公经费”。按照国务院要求,98个中央部门本该在6月底前交出答卷,但又一个月即将过去,仍近2成是白卷。
截至昨天发稿,83个中央部门公布“三公经费”的2010年决算数和2011年预算数。查询发现,从晒账本的时间上,除了科技部在4月14日最先公开,其余公布的都在7月之后,严格来说都算“违令超时”。在各界的期待和质疑声中,许多部门相继加快了公开的步伐,但选择公布的时间上,却似乎“别有用心”。统计,周五堪称“三公经费”公布的“黄道吉日”,是最多部委竞相选择的好日子。
教育部、中科院、中国社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行政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华通讯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国家档案局等11家部门选择在了7月的第二个周五公布;紧接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监察部、卫生部等6个部门在第三个周五晒出账本;上周五,又有中国银监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信访局、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国务院国资委等7家部委集中公布。
颠覆大家惯有印象的是,周六、周日休息日里居然总计还有9家单位公开账本。这样算来,选择周五周六周日公布“三公经费”的,已超三分之一。中国地震局的官方网站,相关公告发布时间在7月16日23:22,在周六临近子夜12点发布备受关注的数据,着实让人始料未及。
事实上,除了中国地震局外,还有商务部在晚8点半公布,卫生部也是在常规下班时间后才公布。全国人大代表叶青(微博)认为,这些单位选择周末的时间,甚至下班时才公布“三公经费”,也体现了“技巧性”。他们以为周末关注度小了,“挨骂”的可能性也就小了。但在现实中,政府财政支出的公开透明,根本不可能绕过公众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