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疾病查询 即墨新闻网> 头条新闻 > 正文

创省级文明城市即墨得满分 居青岛十二区市第一

来源: 2011-07-27 15:33:15

昔日脏乱的墨水河,今日风光旖旎,已成墨城一景(李崇虎 摄)

大街小巷花团锦簇(宁友鹏摄

    青岛新闻网7月28日讯 日前,青岛市文明办以正式文件的形式通报了十二区市创建省级文明市(区)的三年测评情况,2011年即墨市测评结果为100分;三年测评以总成绩95.09分的最高分值,位居青岛十二区市第一名。

    据了解,文明城市测评成绩有一套科学规范、严谨公正的计分办法。据了解,依据2010年新修改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规定,文明城市创建综合测评成绩由文明城市测评成绩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成绩组成。其中,2009年、2010年公共文明指数测评成绩和2011年文明城市测评成绩分别以10%、20%、70%的权重计入三年测评总成绩,在此基础上,再分别以80%、20%的权重对文明城市测评总成绩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成绩进行加权,加权后相加得出的成绩为该市(区)最终的测评成绩。

    自2009年新一轮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启动以来,即墨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打造“宜居即墨、幸福城市”的目标,始终坚持“创建为了发展、创建为了人民”理念和“不创则已、创则必成”的信心,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作为推动城市建设与管理、提升城市发展品位的战略举措;作为改善即墨对外形象,为广大市民营造优美宜居生活环境的实事;作为民生和民心工程来抓紧、抓实、抓好。

    把“创城”列为“一把手工程”,即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动员部署,检查督导创城工作。三年来,该市市委先后召开6次常委(扩大)会议,对理顺城市管理体制、落实市级领导责任分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重点和关键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建立以市委副书记为总召集人的创城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市级领导“包干”责任制度等,各镇、街道和市直部门、单位都成立了“一把手”负责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包路段、包片区制度,形成了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创建领导体制。

    把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作为“创城”风向标,该市从强健城市“筋骨”做起,制定并实施了“城市建设与管理三年攻坚计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180多亿元巨额资金投入“硬件”建设,打造起宝龙城市广场、德馨大厦、世贸大厦等“十大城市标志性建筑”和总投资7亿多元的新客运车站、东部医疗卫生中心等城市功能配套工程。累计投入4.8亿元,对城区蓝鳌路、长江二路、振华街、鹤山路等17条主次街道的路面、人行道板等实施全面整修,为市民打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在城市建设上如此大的动作和气魄,这在即墨历史上是空前的。

    今年,该市还在青岛市率先启动了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的 “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活动,安排18.7亿元实施村容整洁、造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范村庄畜禽养殖“四大工程”,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受到青岛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与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
相关链接

上一篇:海阳-即墨跨海大桥建设顺利年底将通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