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胶南新闻网> 胶南要闻 > 正文

胶南市委召开十二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

来源:胶南宣传部 2011-07-19 14:22:57

7月17日,市委召开十二届十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全面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

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出席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全体市级领导;市纪委常委;胶南经济开发区、琅琊台旅游度假区、临港经济开发区和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镇长(主任);市直各单位、青岛及以上驻胶南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有关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享受厅(局)级待遇和曾担任过我市副县级以上职务的党内老同志列席会议。

市委书记万建忠在会上作重要讲话。他说,今年以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胶南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上半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5亿元,增长16%;完成外资到账1.55亿美元,增长4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董家口港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等重点平台开发快速推进,产业集聚的态势明显增强。城乡环境整治和造林绿化工作力度大、效果好,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有望夺取三连冠。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六和社区正式建成启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圆满完成了村“两委”换届选举任务。特别是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勇争一流”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加强软环境建设,完善落实简政放权等政策措施,全市各级各部门创先争优、服务大局的热情持续高涨,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与胶南所具备的优势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做得不够到位、不够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当前胶南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日趋复杂,挑战更加严峻,尤其需要我们冷静分析、准确把握、积极应对。

万建忠说:当前,胶南正迎来新一轮重大机遇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牢牢抓住和用好这一战略机遇期,是我们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要按照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的要求,对胶南的发展进行重新审视、重新定位。重点研究好三件大事:第一件,就是如何对接隧桥开通机遇,实现与青岛的同城发展。第二件,就是如何对接青岛西海岸新区规划,担负起再造一个青岛的重任。第三件,就是如何对接蓝色经济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蓝色产业集聚区,推动胶南尽快由“浅蓝”走向“深蓝”。

万建忠指出,要完成这“三件大事,更好地肩负起“再造一个青岛”的历史使命,在总体指导和路径选择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好以港兴市、工业强市、生态立市 “三大战略”,以此引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三个转型”,为胶南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稳固的基础。

就下步工作万建忠指出,全市上下都要把项目作为发展的生命线,迅速调整工作架势,形成合力攻坚态势,以推动项目建设的新成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一要全力突破招商引资。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由市级领导带队,抓紧走出去开展定向招商、上门招商,尤其是各产业园区和专业招商部门的“一把手”,要拿出主要精力研究招商,亲自深入一线推动招商,确保在短期内实现突破。要坚持抓大不放小,积极引进一批成长性好、税收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的中小企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要求,狠抓重大项目推进落实,力促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要健全完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坚持周督查、月调度、季分析,倒排工期、跟踪推进。

二要扶持企业做大做强。一方面,要认真落实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骨干企业的培植力度,特别对三年内主营业务收入有望冲刺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要逐一排出清单,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通过上市融资、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促其快速裂变扩张,尽快做大做强;另一方面,要依托重点园区和产业集群优势,突出抓好招大引强,着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迅速提升壮大工业经济实力。要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制定梯队培育计划,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大中小企业接续发展、成长壮大的良好格局。在抓好规模扩张的同时,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企业转型的主动力,充分发挥科技三项经费的引导作用,积极推动企业与大院大所开展战略合作,支持企业创建各类工程技术中心和科技研发中心,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高度重视传统企业的转型发展问题,在继续抓好技术改造、产品提升的同时,积极推进纺织机械、手推车、橡胶轮胎、海洋生物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转型升级。

三要提升园区开发水平。面对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形势,各个产业园区都要进一步放开视野、开拓思路、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园区开发建设的新路子,确保在产业培植、项目建设、市场化运作、集约利用土地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努力成为全市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招商引资的主阵地、改革创新的试验田。

四要高起点推进城市开发建设。要顺应“隧桥开通、同城发展”重大机遇,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谋划推进城市发展,着力打造体现一流水平、符合胶南特色的城市品质。尤其对中央商务区、隐珠片区、灵山卫组团等重点区域,要在高起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开发建设步伐,推进现有项目施工进度,打造东部城区新亮点。

五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新乡村建设。重点围绕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三个方面展开工作,争取该项工作走在青岛乃至全省前列。

万建忠强调,执行力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面对美好前景和艰巨任务,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持续改进软环境中提高执行力,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提高执行力,在抓班子带队伍中提高执行力,在转变干部作风中提高执行力,始终保持高昂的创业激情,不断解放思想、勇争一流、真抓实干,以敢于战斗、善于战斗、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以“亮剑”的精神保障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落实,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为建设宜居胶南、打造幸福城市,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再造一个青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姜军建在讲话中说,这次全委扩大会是我市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又处在关键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市各级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贯彻落实。突出抓好八个方面的经济工作:一要抓好招大引强。筛选一批大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和国字号大项目,进行定向招商,争取实现大的突破。二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当前,各级要落实用好政府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突出抓好纺织机械、手推车和橡胶轮胎、海洋生物三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着力在技术改造、产品提升和集聚发展上下功夫,加快培植过百亿元产业集群。三要大力培植新兴产业。中央提出的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要牢牢抓住不放。同时大力培植中小型企业,研究出台专门扶持政策,在土地、融资等方面做到“一企一策”、定向扶持,择优扶强、择强扶大。四要培植壮大现代服务业。隧道和大桥已经开通,“同城发展”成为现实,各类资源要素流动更加便利,最直接、见效最快的就是服务业。这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在发展重点上,要全力抓好灵山湾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突出抓好大珠山佛教文化区、小珠山休闲旅游度假等重点项目,下大力气把旅游业培植成为服务业中的支柱产业。五要把全民创业和个体私营经济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继续实施全民创业扶持政策,放宽生产经营条件,优化全民创业发展环境。突出抓好个体私营经济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特色街区、专业市场、商务楼宇,打造个私企业发展载体。六要全面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年内确保海霸能源等7个项目竣工投产,欧派斯环保机械等30个项目开工建设,10件政府实事和49个市财政投资项目按期推进。七要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今年新建的1580套保障性住房,年底前要全部主体封顶;10万平方米的公租房,8月份要开工建设。八要进一步做好财税金融工作。

就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土地和资金问题,姜军建指出,解决土地瓶颈唯一的途径就是盘活存量、挖掘潜力。对圈而未建、圈大建小等闲置低效利用土地和现有通用厂房,要分门别类予以排查。同时用好用活土地政策,通过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社区合并、片区改造、旧村改造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置换土地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对于资金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公司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两改”工作,探索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债”的发行工作,拓宽融资渠道。

姜军建还就进一步转变作风、改善民生、安全生产和防汛工作进行了强调部署。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封洪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于东明、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红兵,副市长张建国、张新竹、毕维准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分工,就有关工作谈了具体意见。经济开发区、临港经济开发区、董家口港区等部分镇区街道和市直单位分别就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打算进行发言。

-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胶南市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位居青岛市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