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半岛网闻 > 正文

宣称聊天就赚800万 新传销玩起高智商犯罪(图)

来源:青岛晚报 2011-07-12 17:49:02
青岛一传销组织发的信息

    号称在青岛搞了个建材项目,只要是外地人就可以“加盟”,不用工作,每天“串门聊天交朋友”就能赚到 800万元,但须先交5万元会员费……日前记者接到报料,最近一种新型传销方式在青岛出现,还起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字——“资金二次分配”。而且这些人分散租住在居民楼,对外声称是来青度假或暂住。公安机关提醒市民,这类传销大多活跃在各区交界处地带,打着“资本投资”的名义骗人

入伙,市民要注意可疑邻居。

    北京女孩被骗“考察项目”

    近日,一名自称姓严的年轻女孩找到了记者,身穿黑色T恤,手拎行李包,今年26岁。说起自己受骗的过程她依然很激动:“他们简直是让钱迷了心窍,竟然相信传销组织的话,成天无所事事打电话忽悠朋友来投资,做着发财致富的美梦。 ”操着一口北京话的小严原来在北京做证券营销工作,有一天突然接到朋友电话,说青岛有个很好的投资项目,邀请她来“考察一下”。称只需交5万元,就可拿到800万元收益。

    小严禁不住好友的一再劝告,但等她过来后才发现,该组织说不清资金的来源和投资的方向,只是一味地拉人入伙。虽然该组织没有控制人身自由,但每天纠缠她,轮番派人来跟她“聊天”,其实就是洗脑。小严已识破了传销组织的伎俩,但好友已交了5万元的会费,小司的女朋友及其家人也深陷其中。 “其实他们的模式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拉新人入伙,然后将这些钱分给他们的上线,就是所谓的资金二次分配。 ”

    好友告诉小严,组织内部有严格等级,如果成功拉65-200人入伙,并缴纳5万元入会费,就是四星级,每月可领取上万元工资。如果能拉201-600人入伙就可以升为五星级,每月可领取十几万元的工资。

    三个人租一套房分散住

    小严告诉记者,这一传销组织还有个特点,就是不允许拉本地人入伙,只允许拉自己的亲戚朋友入伙,与传统的传销行为不同,这一传销团伙不集中培训,而是采用 “家庭制度”,每100个人组成一个“家庭”,三个人租住一套房子,对外声称是“来青度假”,不允许告诉家人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所在地,除非对方答应入伙。

    小严告诉记者,参与传销组织的人大部分来自河南和东北三省,从20岁到50岁不等,其中还有不少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为了加强可信性,组织人员还声称北京市慈善协会会长大小刘、徐福记地区销售总监、房地产企业高管等都是其会员,小严向其索取名片和电话号码却被拒绝,也不告知具体在哪一家公司任职。而在传销组织内部呆了一周的小司,虽然交了5万元会员费,但至今也没见过传销组织的头目,见的也只是一些五星级和四星级会员。

    每天串门聊天做发财梦

    传销组织人员的洗脑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传销方式,没有人控制人身自由,但却通过精神来控制参与者。小严上周五到青岛,第二天就被安排去上五节课,但所谓的上课并不是集中在一起,而是采用串门聊天的方式,上课的地点在胶南“风和日丽”小区租的房子里。聊天先问上班累不累,有没有厌倦职场的勾心斗角,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就开始大谈社会有多么不公平,在社会上工作又是多么辛苦,以此来激起听课者的共鸣。

    然后就现身说法:“你看我们多轻松,每天聊聊天就能成百万富翁,不用累得跟驴似的。 ”如果仍然无法激起听课者的兴趣,就举例说以前某某人原先是房地产的高管,后来辞职来到这里,每天聊聊天就月入上万元。但当小严询问资金的投资方向,对方则称自己不知道方向,只需要领钱即可。而小严更发现这一家所谓的公司既没有公司名称、也没有法人代表、财务、出纳等人员,而仅有一些四星级、五星级的会员组织一些新人串门聊天。

    小严说,根据她在胶南当地三天的“考察”发现,该组织的人数大约在200人左右,照此估算,所牵涉的金额至少有5000万元。

    警方密切关注新形式传销

    日前,小严在本报的帮助下,向警方报案,并提供了所见的成员姓名、手机号、银行账号等线索。市公安经侦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类传销是一种新的形式,类似高智商犯罪,参与者分散租住在居民区,平时仅是靠电话预约互相串门,对外声称是来青度假,一旦有风声便会迅速逃离,交了会费的人也会血本无归。

    同时,记者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胶南公安经侦部门,昨天,公安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安排灵山卫派出所加强对附近区域监控和密切关注。公安部门提醒市民:这类传销大多活跃在各区交界地带,打着投资名义骗人入伙。市民如果发现自己的“邻居”有可疑迹象,掌握相关证据后,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记者 雷林)

-

相关阅读

上一篇:白沙河惊现浮尸 皮肤开始溃烂挎包里发现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