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综合类> 四方建区60周年> 底部1 > 正文

青岛四方建十大重点产业园 成房企“香饽饽”

来源: 2011-07-01 01:11:43

    “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提出,让四方作为核心主城区的区位优势越来越凸显,迎来了等待已久的转机,“转方式、调结构”则像一个支点,撬动了一个被激活的四方,老工业企业不断向郊区转移,老厂房大量腾空、闲置,决定了四方生产型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的蝶变之路,这也将是一条集约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用无限的文化创意突破有限的资源约束。

    转方式与调结构

    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更替 中,四

方如何才能传承历史、创新发展,始终立于时代发展的潮头浪尖?

    一湾碧水,打开了城市的记忆,在胶州湾的怀抱中,一个宜商宜居宜创业的新四方,款款而来。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四方区正大力实施以创新为支撑的“三大转型战略”,实现“传统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向服务业为主的高端产业结构转型,工业生产型功能区向综合服务型功能区转型,资源消耗相对较大、环境质量相对较差、发展活力相对不足的老工业区向宜商宜居宜创业的滨海新区转型,努力塑造“滨海新区、创新四方”的城区新形象。

    2008年以来,不断加大高端服务业招商力度,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竞相签约并入驻四方。2010年1月9日,总投资1亿美元、建筑面积约7.6万平方米,世界排名第三的商业零售企业特易购购物中心开业,成为四方区改革开放三十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里程碑。四方区第一个“国字号”(国家级)高新科技项目——青岛航天信息有限公司,作为青岛地区唯一得到国税系统承认的防伪税控单位,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全市15万户纳税人提供了报税软件和系统维护服务。7月29日,全球最具影响力品牌酒店集团20强——尼斯酒店青岛四方项目正式签约,这是四方区第一个五星级酒店项目,标志着四方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无论是依托中心城市的优势资源,建设园区,组团发展,还是转变发展模式,打造综合服务型功能区,产业培育方面,四方的最终构想,是从单体龙头项目落户,到以一个项目延伸出一条产业链,从企业集群到区域化的产业集群,最终打造一个可持续的、集约化的发展格局。四方区在保留老厂房、老建筑、老街坊的历史及文化风貌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新的产业元素,使其成为激发创意灵感、吸引创意人才、聚集创意产业的场所、中小企业的孵化器。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经典与流行在这里交汇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互利共赢。

    打造新型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是发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某种程度上,腾笼换鸟,老企业老厂房的搬迁是商业文明与城市文化的一次精彩嬗变,也是开放、交流、合作的“助推器”,而壮大和建设一批产业园区,对于调整和优化全区产业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形成规模优势,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构建四方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尤为重要,势在必行。

    记者了解到,四方区已经于近日出台 《关于加快现代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依托现有资源或产业优势,统筹规划产业发展载体,重点规划建设一批以研发、设计、服务外包和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支撑组团发展,从而避免转型期的产业空心化,促进四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都心与滨海城

    记者了解到,由于四方老工业基地印象深入人心,导致整个区域价值被严重低估,但一切仿若命中注定。做了多年“落后生”的四方区,一时成了中国房地产中最多翘楚企业们争抢的“香馍馍”:2010年7月30日,新的地王诞生了——四方区哈尔滨路52号的3号地块,以每平方米7200元的价格成交。

    在许多业内人士眼中,新都心已经承载了青岛未来十年最好的一片区域的梦想 。新都心将借鉴日本千叶县的幕张新城的建筑风格和理念,同时融合多国建筑风格,突出打造双山生态公园、SOHU集群、汽车公园、国际居住社区、中央政务公园和创意商业区等六大功能板块,打造一座生态环保和现代之城。来自美、荷、日、中四国11个设计团队的联手打造,要让曾经的双山保儿片区直接与世界接轨。按照蓝图设想,在这片约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发生一个“从荒村到都心”的城市奇迹,青岛的地理中心要被彻底激活。

    与此同时,四方区全力打造的滨海新区的龙头项目——欢乐滨海城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其基础配套工程将于2012年底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2013年启动片区达到入住条件,2015年底前将完成规划建筑总面积的80%以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包括道路综合管网、软基处理、岸线整理、绿化景观等工程,投资估算约为19亿元。道路综合管网工程为 “三横四纵”主干路,路网总长度13公里,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各种管线总长度约90公里。目前,开工区域的“三横四纵”主干道路路基已基本成型,管网工程将于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欢乐滨海城启动片区占地43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建设住宅23栋、69班中小学各一处、幼儿园一处以及8万平方米商场一处。

    从8号码头一直到双埠立交桥的胶州湾沿海一线,巨型建筑机械林立,运输车辆往来不息,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也正是从这片繁忙中,老百姓们感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了“后海”嬗变的希望。一个“绿色生态滨海区”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十大重点产业园区

    1、国家大学科技园(中国橡胶谷)。规划区域北至李村河,南至郑州路,西至四流南路,东至重庆南路,规划面积约2700亩。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学科优势及青岛软控研发优势,打造 “中国橡胶谷”。

    2、建筑设计创意产业园。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中心、以抚顺路、山东路为两轴,约750亩。依托理工大学建筑科技学科优势,打造国内一流的设计创意产业聚集区。

    3、汽车贸易服务园。按照“一轴、两带、五区”空间布局,依托“国字号”中国特色商业街——汽车贸易大道集群优势,建设集汽车销售、展示、服务、文化于一体的汽车贸易服务园。

    4、中航科技产业园。以中航工业前哨公司为基础和依托,规划面积约90亩。引进电子信息、服务外包、精密机械、精密仪器、电子仪器等产业落户园区,打造有特色、高水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端产业聚集区。

    5、青纺联产业园。规划区域位于四流南路80号新一棉厂区内,面积约181亩。依托四方区纺织工业传统和青纺联集团优势,形成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好经济效益的纺织产业园区。

    6、工业设计产业园。规划区域北至兴隆路,南至四方火车站,西至兴隆一路,东至杭州路,规划面积约650亩。吸引了包括工业设计、模具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网络设计、软件设计、动漫设计以及平台服务等企业30余家。

    7、海尔数字服务产业园。北至公交四公司及双山山体,西至重庆南路,南至淮安路,东至规划一号线,规划面积153亩。依托海尔企业文化底蕴,打造建设以“数字家庭”为主的服务外包产业园。

    8、生物科技产业园。规划区域北至清江华府,南至南京路,西至动卫中心,东至台柳路,规划面积111亩。依托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及其控股的易邦生物工程公司科研优势,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科技产业园区。

    9、低碳经济创新示范园。规划区域位于镇平一路2号,胶州湾李村河入海口西侧,东邻胶济铁路,西靠胶州湾高速,泰能集团下属焦化公司和热电公司厂区内,占地面积1000亩。依托泰能集团焦化厂搬迁转型及热电厂改造升级,打造国内一流、华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低碳经济产业园区。

    10、现代物流产业园。园区地块为瑞昌路以南、宜昌路以北、胶州湾高速以东、铁路沿线以西所包含土地,土地面积约为50公顷。发展服务于主城区人民生活的商贸物流业,打造具有较高运作水平和较大影响力的开放型现代物流产业园区。

    ■结语

    如今,四方区新城核心区规划框架基本拉开,胶州湾畔,这个宜商宜居宜创业的滨海新区已经显山露水,逐步成型。四方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伴随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号角的吹响,一个崭新的滨海新区区正在四方这块热土上加快建设。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巨头抢滩四方新城区崛起 滨海新区魅力闪耀
下一篇:青岛四方区招商说明会 33个项目引资超36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