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青岛再次启动行政主导的垃圾分类回收试点。转眼半年过去了,垃圾分类回收工作进展如何?分类回收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试点居民小区和农贸市场,对此进行了调查。 分类投放的居民只有两成 6月22日,记者来到市南区天福苑小区,这里是市南区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小区,小区内摆放着不少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灰色的“其他垃圾 “在居民中,真正能做到垃圾分类的也就两成左右。”天福苑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李大姐告诉记者。据李大姐介绍,小区内像她这样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共有5名,主要职责是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工作不好干,有时指导了,人家该怎样还怎样。”据她观察,多数人都不能按照要求分类投放,有的认为没用的就是垃圾,都不要了还分什么;有的因为平时忙,没时间进行分类;还有一部分人已经形成习惯了,短时间内很难改变。“相比来说,老年人在垃圾分类上比年轻人做得要好。” 在另一试点小区——市北区浮新小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菜叶子、包装盒、瓜果皮等仍然混在同一垃圾桶里。小区居民高先生告诉记者,刚开始时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热情还比较高,后来可能嫌麻烦,一些居民就不再分类投放垃圾了。小区物业公司黄主任也很纳闷:“每户都发了两个垃圾桶,一个装厨余垃圾,一个装其他垃圾,与小区内的大垃圾桶配套,挺方便的,不知为何很多居民就是不能分类投放。” 河马石农贸市场是市北区的试点农贸市场,这里的情况要好一些。市场内卖水果的李青华告诉记者,他们的分类工作做得挺好,并给记者详细说明了各个颜色垃圾箱的作用,绿色的是“厨余垃圾”、灰色的是“其他垃圾”、蓝色的是“可回收垃圾”。不过,虽然市场内分类工作做得好,市场外面的垃圾箱内却不容乐观,厨余垃圾箱中有纸箱,其他垃圾箱中有剩菜剩汤,可回收垃圾箱中还有白菜叶。 垃圾分类缘何再陷僵局 其实早在2000年,青岛市就在湛山小区、百通花园等多个小区进行过垃圾分类回收试点,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十年过去了,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包括青岛在内的国内城市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峻,如何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每一个城市必须面临的问题。 正是基于此,从2011年1月起,青岛再次启动行政主导的垃圾分类回收试点: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市内四区,分别选择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所学校、1个农贸市场和1个封闭式居民小区进行试点,试点区域的单位和居民,按照可回收物、餐厨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环卫部门、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进行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对于这次试点,青岛市非常重视,不仅召开动员大会,出台《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技术导则》,还为试点家庭配备垃圾桶以及更新垃圾运输车辆、新建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等。 可半年过去了,试点工作却再次陷入僵局,原因何在?“居民的生活习惯难以改变是一大制约因素。”浮新小区物业公司黄主任认为,目前,垃圾分类没有深入人心,一些人敷衍了事。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的一个情况是,试点刚开始时,居民和商贩比较认真,可是时间一长,就有人不进行分类投放,慢慢地,大家觉着“分与不分都一个样,也就不当回事了”。 “垃圾分类难以推广,很大原因是没有配套制度和奖惩措施。”浮新小区居民高先生表示,在这方面,应该多向日本学习。 下一步该如何走 调查发现,居民内心都认同垃圾分类回收,但在实际生活中,垃圾分类仍难成为其生活习惯。 根据计划,在今年试点基础上,到2012年,青岛计划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面对僵局,下一步的垃圾分类回收该怎么走? “垃圾分类是建设绿色青岛、低碳城市的必然要求,应要把垃圾分类回收坚持下去。”在接受采访时,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郭先登表示,应下大力气把16个试点抓成功,然后再逐步推广。 郭先登分析,要将垃圾分类进行到底,应该制定垃圾分类的法律规范,以法规约束垃圾分类中出现的问题。 浮新小区居民高先生认为,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完整链条,除了居民环节,还应完善分类收集、运输、处理等整套配套设施。 另外,也有市民建议,还要在政策措施方面下工夫,形成一套有效的评估标准和监督体制,通过奖惩手段督促居民。采取辅助措施提高居民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孩子、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从小培养分类习惯。(实习生 刘方亮 记者 梁旭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