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沂南县马牧池:“红嫂”家乡今更红(组图)

来源:齐鲁网 2011-06-20 13:42:11
  马牧池: “红嫂”家乡今更红

  昔日山东“小延安”,今日“山村好莱坞”

马牧池

  在抗日战争年代,这里作为抗日根据地,数十万军民在此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侵略,"沂蒙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救活伤病员的故事就发生在这。

  在解放战争中,为支援孟良崮战役,这里的32名妇女"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

  今天,这里整合红色资源

,建成了独具沂蒙特色的红色影视基地。《沂蒙》、《红日》、《红嫂》、《沂蒙六姐妹》等十余部影视剧作品在这里拍摄创作,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村好莱坞"。

  这里就是沂南县马牧池乡。

  “红嫂”乳汁救伤员

  战争年代,“红嫂”用乳汁救活伤病员的感人故事,至今广为流传。而故事的原型就是明德英。

  明德英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后来嫁到了马牧池乡横河村。抗战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

  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马牧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他包扎伤口。当搜捕的日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1943年,她又从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抢救出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香炉石分所 13岁的看护员庄新民。

  1961年,山东著名作家刘知侠,根据沂南县聋哑妇女明德英用乳汁救伤员的真实事例,创作了短篇小说《红嫂》,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1964年8月12日晚,当京剧现代戏《红嫂》搬上首都舞台时,观看演出的毛泽东、朱德感动得数次落泪。毛泽东指示:《红嫂》这出戏反映军民鱼水情,演得很好,要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可以教育更多的人做新时期的“红嫂”。从此以后“红嫂”更加闻名天下,后来救死扶伤的女性都被冠以“红嫂”的美名,而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国防部原部长迟浩田上将在探望她时,题词“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32名妇女架“火线桥”

  李桂芳,1925年出生于沂南县岸堤镇南沿路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过“童养媳”,在地主家干过长工。幼年艰苦的生活促使李桂芳十五岁便参加革命,并成为村里妇女活动的领头人。

  她们送郎参军、救护伤员,缝军衣、做军鞋,抚养革命后代,她们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吃着我们摊的煎饼、怀揣土制步枪的八路军将士,能够勇往直前,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

  1947年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有一支部队需要迅速渡过汶河,没有桥梁,正直寒冬腊月,河水冰冷刺骨。“没有桥腿用人腿,没有桥板用门板”,时任艾山乡妇救会长的李桂芳组织村里的32名妇女拆掉自家门板,在冰冷的河水中用身体当桥墩架起了一座“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干部战士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而更令战士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妇女中有的已经怀有身孕。

  变身“山村好莱坞”

  这里仍保留着上世纪初的古朴风貌:一条条崎岖的石板巷顺山而下,幽深曲折,小巷两旁是石头砌成的老屋,深深浅浅的灰色记录了百年古村的历史沧桑。这就是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村。一部电视剧《沂蒙》,让这个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偏僻山村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在常山村,能触动心灵的却不仅是原生态的古村落风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饱含着沂蒙人无私的奉献精神。常山村的老石屋曾经历过炮火纷飞的年代,见证过沂蒙人民英勇支前的故事,也见证过沂蒙军民鱼水之情。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但常山村仍然保持着那时的风貌。石头屋还是原来的石头屋,村里的小巷还像几十年前那样曲折幽深。

  常山村只是马牧池乡的一个缩影,该乡利用当地丰厚的红色文化、革命战争遗址和自然风光,将境内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23处著名红色遗址进行整合,初步形成集红色旅游、乡村风情、生态旅游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红嫂家乡”特色旅游区。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山东红色老区行临沂新闻发布会召开
下一篇:沂南“红色旅游”彰显迷人魅力 记者赞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