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枢纽工程遗迹———石驳岸
龙王庙残存的部分和新建的龙王庙群。
南旺枢纽模型 11日,仪式在汶上县南旺镇古运河遗址上举行。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被文物、水利等领域专家公认的“大运河上科技含量最高”的古代水利工程,随着考古遗址公园的打造,有关“复活”大运河的呼声越来越高。 500年水利工程的 “复活”之路 汶上县南旺分水枢纽工程是破解京杭大运河“水脊”难题、引汶济运 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已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去年10月9日向社会公布。为推进遗址公园建设,汶上县先期规划建设了大运河科技馆。该馆将文物史料与高科技结合,通过沙盘、多媒体、三维动画等多种高科技手段,以及给人以身临其境感受的声、光、电科技手法,再现了500年前船只通过南旺枢纽的壮观场景,以及古运河当年的繁荣景象。目前,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工程中加大了古建维修力度,对禹王庙、禅堂、蚂蚱神庙等建筑,进行抢救性维修。随着考古遗址公园的打造,有关“复活”大运河的呼声越来越高。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水利专家李殿魁认为,“复活”大运河还应恢复其全程通航的功能,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条大运河相当于三条单轨铁路的运煤能力。据统计,京杭大运河两岸,仅江苏、浙江、安徽、福建、上海四省一市就有两亿吨煤炭运输市场。如果按照“降河减闸”的方案设计济梁运河,复活运河水运,梁山县可以很快成为晋煤南运的大市场。 “龙王分水” 背后的妙想 站在被称为“水脊”的南旺分水枢纽中心位置,记者以面向东北的方向站立,眼前的小汶河尽管早已淤积,但通过考古发掘已经清理出的古河床,仍然可以感到一股排山倒海的力量,从75公里外的戴村坝一带涌来,势不可当。 当年被引来的汶河水,经过记者所处的南旺分水枢纽巧妙的设计,乖乖地按照一定比例的流量分成两股,一股折向记者左手的西北方向,一股折向右手的东南方向。使得停泊在运河中的船只,可以随着河面的增高,神奇地跨越千里运河中最高的南旺运河段,继续向南北目的地行驶。 在“水脊”分水的背后蕴含着无数的科技妙想。在古代治水先贤的匠心下,利用河流交汇处的角度以及堤岸坡度等,建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分水口,被后人称为“龙王分水”,即先在小汶河与运河合流处对面堤坝建造石坝,抵挡汶水冲击;然后在河底部建造了一个鱼脊形状的“石拨”,通过改变“石拨”的形状、方向和位置,即可调整汶河水向运河南北分流的比例。 由于南旺一带南北地形高低不一,不同季节小汶河来水量差别较大,遇到枯水期,也会导致运河船运受影响。而这些问题,也没有难住当时的水利专家。他们将南旺分水枢纽附近的南旺湖、马踏湖、蜀山湖和马场湖建成4个“蓄水柜”,必要时可以引水济运,确保运河通畅。11日,记者参观遗址现场,发现湖堤上原来建有的涵洞、斗门以及引水渠,与运河相通,经考古发掘后,这一复杂的水利工程重见天日。 与南旺分水枢纽密不可分的还有小汶河上游的戴村坝,正是它的建造,实现了遏汶至南旺,分水济运。 运河“心脏” 能否重新“起搏”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建筑保护研究所所长顾军曾提出对南旺水利枢纽遗址保护与展示的远期目标方案,即在现状整治的基础上,恢复运河和水源河道中的区域水系,展示南旺枢纽的整体系统。 李殿魁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把戴村坝———南旺分水枢纽称作京杭大运河的‘心脏’和灵魂,实在是名副其实。”它继承了中国历代治水的科技思想,“科技含量比都江堰都高”。 李殿魁认为曾经造福明清两代的南旺分水枢纽,仍能在当下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古为今用。他主张救活大运河的“心脏”,治愈它的“截瘫”。他介绍,实际上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南旺分水枢纽还在发挥作用。可惜这一工程在此后建设位山工程时被毁。重新“救活”运河上的这颗“心脏”,应列入国家一级文物抢救规划并列入南水北调东线文物保护计划。 李殿魁的设想是,利用泰山造成的大汶河、泗水水系,以及南四湖、东平湖,恢复戴村坝———南旺闸、小汶河运行。由于自南旺“水脊”向北至黄河,运河不断降低,所经过的黄河海拔43米,而运河只有约30米,完全可以在黄河下掏隧道,穿黄河而过。 按照“降河开隧,南北分洪,以北为主,稳运畅泄”的理念设计济梁运河,可把南四湖、东平湖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整体优势。同时在北端设提水站,提水入湖,就可以保证黄河以南顺利通航,进而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李殿魁说:“这项工程可以创造当代中国高科技水利工程奇迹,建成山东的‘都江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