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荡气回肠的军人血泪史 一部亢奋激昂的军人奋斗史 一部感动百万大军的军人励志史 …… 没有爱情小说的缠绵悱恻,没有武侠小说的侠骨柔情,没有玄幻小说的神秘莫测,没有贵族小说的雍容华贵……《第39天》,这部什么都没有的小说,在我读来,虽非浓墨重彩,却足以触及灵魂,给心脏留下沉重的一击。 据说,退伍军人读了它之后,都有重新扛上枪,奔赴沙场的冲动;现役军人读了它,更坚定了抱着钢枪为国终老的决心,大学生读了它,非要在毕业后选择应征入伍,体验作为军人的神圣;前人读了它……只可惜前人读不到它,前人要能读到它,不知又会发表什么感慨。它把读者带到军队这个人们感到神秘而又好奇的地带,并且直面军队不良现象这个严肃而又令人颤栗的话题。在浩浩荡荡的中国百万大军中,《第39天》已经成为士兵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书里的主人公已经成为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 小说发售之后,据说一度引来了很多争议,因为涉及到军队建设的重要敏感话题。但也正是话题的劲爆性使其更有社会价值! 劲爆话题--当代军魂的塑造 军队建设一直是各个国家非常关注的领域,尤其是“美丽战争”(美国和利比亚之间的战争)爆发之后,任何国家都看见了美军的实力,也都看到了利军的羸弱。怎样改变这种局面,无非就是加强国家的军队建设,从严治军,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 主人公牛大志在小说中为了解救村支书孙子而把枪杀亲叔叔的问题也引起很大的争议。人们质疑亲情和正义到底哪个重要,难道非得走那种极端的路线才能完成解救?其实在我看来,正是因为牛大志的“大义灭亲”才更加深刻地反映了其从军以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心态,正是心中那股凛然的正气,才使其做出此大胆之举。 书中还有一段关于主人公的经历的描写也颇为出彩,牛大志在逃亡的途中遇见了令人感到可怕而又遥远的恐怖分子,在一番和恐怖分子的斗志斗勇中,牛大志最终舍生取义,和恐怖分子同归于尽,换取了人民损失的最低。尽管牛大志为国捐躯,还是引来村民的争议。我读到此处,看到牛大志39天的大限降临,感觉胸中一股热泪在翻滚。 军人作者--以军人的视角解读军队 和众多军旅作家不同,梅国云是正儿八经经历过军营生涯的人,所以他写出的东西也更有那股原生态的军人的味道,数年的军旅生涯,使作者骨子里流着的血液充满了军营的色彩,沧桑而又厚重。梅国云在部队服役了近三十年,对部队充满了感情。时代问题的出现,呼唤“李云龙”、“牛大志”式的英雄不断涌现,大概是他创作此书的决心,并期待小说能解决一些现世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