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宪杰向记者展示当时用于给于海涛注射激素的针管。 于海涛尸体被推往太平间时,他的儿子悲痛欲绝。 28日晚7点,现年42岁的于海涛感觉有些胸闷,便到黄岛中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会厌炎,这是—种急性喉炎。但是在现场输液时,吊针打了三分之二,于海涛却出现手脚变黑、浑身痉挛等症状。院方虽然采取了急救措施,但是于海涛还是当场不治身亡。从他到医院就诊到死亡,时间不到—个小时。
29日上午10时许,记者在黄岛中医院看到,警车停在门诊楼的门口,警务人员在楼右侧与死者家属谈话。 “昨天晚上7点多到医院时,海涛自己从一楼走上二楼,来回上下楼两次都还好好的,谁知道医生给打上吊瓶后不到半个小时,人就死了。”当时陪同死者一起到医院的林宪杰告诉记者,死者名叫于海涛,今年42岁,来自济宁,住在开发区。于海涛平时身体很健康,在前湾港从事物流运输工作。28日晚7时许,因感到胸闷、憋气,于海涛就叫上林宪杰一起来到医院。他们来到二楼的耳鼻喉科时,发现门诊内没有值班医生,便到了一楼的急诊室。急诊室医生韩玉霞认为,患者应该去耳鼻喉科就诊,于是领着他们再次回到了二楼的耳鼻喉科,并找来了值班医生陈玉香。此时,于海涛还可以自己上下楼,谁也没想到,不到一个小时,于海涛便死亡了。 记者29日上午在该院的门诊二楼耳鼻喉科看到,死者的亲属正坐在走廊中,死者还在病床上。记者看到,死者的手足和脸部发紫,身上也布满了紫色的斑块。 紧急呼叫,患者危急医生没到场 据林宪杰介绍,陈玉香大夫检查了患者的口腔后,就说于海涛的病比较重,开出药方让他赶紧下楼去买药。林宪杰说,为了能快点拿出药来,取药的时候他还插了队。当他赶回耳鼻喉科时,大夫告诉他,因为于先生的病不轻,刚才她已经用备用药物为他注射了一小针,注射的是甲基强地松龙和地塞米松激素药。现在需要赶紧输液,住院治疗。陈大夫给于先生打了吊针后离开,患者家属不久后赶到医院。 “当吊瓶打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海涛就说自己感到憋得慌,要求吸氧。”林先生说。随后患者家属叫来了医生,医生给于海涛吸氧后便离开了。过了一会儿,于海涛说感觉喉咙里有痰吐不出来,喘不上气。家属见状赶紧呼叫医生,但是一个医生也没叫来。“大约四五分钟,人就没气了,脸上、手上都是紫黑色的。这时有四五个医生赶过来抢救,但是海涛这时已经没有反应了。”林宪杰说。 据黄岛中医院医务科主任曹本格介绍,死者是因中午喝酒引起急性会厌炎,导致呼吸困难。死者家属承认于海涛中午确实喝过酒,但是因为不懂相关的医疗知识,不知道喝酒与引起急性会厌炎有什么关系。 医院称开通了绿色通道救治 29日上午,黄岛中医院副院长栾福起向记者介绍,医院开通了急救绿色通道救治死者,给患者用备用药是因为患者病情发展太快。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出现了紧急情况,院方采用气管插管的方式治疗,但是没有效果;随后又采取了环甲膜穿刺的方式进行急救,依旧无效后,院方切开患者的气管进行治疗。气管切开后,患者很快死亡。据栾福起介绍,从环甲膜穿刺到气管切开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而死者家属称,医院是在当时人都没气了以后才过来抢救,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曹本格说,当时医生是基于紧急处理考虑,先给于先生注射了甲基强地松龙和地塞米松激素药。但是他也向记者表示,称对于于海涛的救治,他们可能也存在失误。而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他们并不清楚。由于死者家属怀疑是医疗事故,双方目前并没有达成一致。曹本格称家属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者申请医学鉴定,还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死者家属称,他们会与医院继续协商,若协商不成则会申请法医鉴定,查清医院是否有责任。(文/片 本报见习记者 潘旭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