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 正文

四方区盐滩村改造项目补偿方案公示

来源:青岛早报 2011-05-23 11:08:41

    

    600岁老村重拾青春 四方区盐滩村改造项目补偿方案公示 千户居民将住新房

    新闻核心

    昨日,记者从四方区了解到,位于四方区北部的盐滩村改造工程已经进入房屋补偿公示阶段,该方案经过一个月的公示,居民将开始签订协议,预计30个月后就能住进新建的高层住房。据介绍,盐滩村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距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同盐滩村一同改造的还有四流南路197号和203号两栋居民楼,共涉及1000多户居民。

    补偿方案将公示一个月

    记者在四方区公布的 《盐滩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中看到,盐滩改造项目范围包括盐滩村1号—428号、四流南路197号和四流南路203号(最终以征收公告界定的征收范围为准)。根据国务院今年颁布实施的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公示期为一个月。如果居民没有异议,盐滩房屋征收签约时间及搬迁将在6月至9月期间开始实施。

    70岁以上老人可选底层

    据介绍,盐滩片区的房屋货币补偿评估还没有确定。居民可以选择房屋产权调换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货币补偿包括房屋评估机构评估出的房屋价值、搬家补助费、临时过渡补助费及在房屋征收期限内规定的奖励价款,临时过渡期为30个月。房屋产权调换地点位于盐滩村东侧的太康路以北区域新建住宅。根据规划,这些新建住宅均为高层居民楼。7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残疾人经申请,可视情况将房屋产权调换在高层住宅的底层。

    据介绍,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住户按房屋建筑面积每月每平方米25元的标准,一次性发放30个月的临时过渡补助费。选择货币补偿的,居民可获得建筑面积每月每平方米25元、总共10个月临时过渡补助费。房屋征收每户在原有面积增加10平方米住房改善面积。不足25平方米的按照25平方米计算。原面积与住房改善面积之和不足45平方米的,按45平方米补偿。

    屋顶因漏雨已泛出霉渍

    听说盐滩村马上就要拆迁改造,在盐滩村住了30多年的贾女士高兴地直拍手。贾女士告诉记者,他丈夫是盐滩村的老居民,30年前她嫁进了盐滩村。家里两间总面积27平方米的小房住着全家3口,其中一间小房还是自己在院子里临时搭建起来的。“我都不好意思邀请别人来我家,连站的地方都没有。”

    记者看到,贾女士家的屋顶由于长年漏雨,已泛出一圈一圈的霉渍。贾女士家除了必须的家具,几乎没有什么空地方,饭桌旁边的走道两个人无法侧身通过,一个人得坐到床上圈起腿,让另外一个人先过去。贾女士儿子的床除了睡觉用,还要当写字台和饭桌前的座位。“这次改造如果加上补偿的面积,再添上点钱,希望能住上新楼套房。”贾女士说,许多居民都盼望能住上新房。

    再不改造吃水要成问题

    记者在盐滩村看到,这里的房屋都是石块与砖块混搭的老式平房,房屋之间的道路崎岖不平没有硬化,一阵风吹过尘土飞扬。“雨天一脚泥,平时漫天土。”居民周先生告诉记者,道路不好还是其次,如果再不改造,村民们连喝水都成问题了。“家里水龙头的自来水经常喝出一股铁锈味,可又没法更换管道。”周先生介绍说,盐滩村的自来水管是二三十年前铺设的,但村里一直都是利用明渠排放污水,前几年为解决明渠排污,村里铺设了污水管,但这些污水管道都是在自来水管线上方铺设的。近来自来水管老化需要更换,但受污水管影响,埋在其下的自来水管没法更换。“赶紧拆迁吧,村民做梦都想拆迁,老人们也能到新房子里住住。”周先生说。

    记者 赵健鹏摄影报道

    老村见证沧海桑田

    “我年轻时候,站在村西不远处就是海边。”80多岁的孙大爷告诉记者,盐滩村西侧很久以前曾经是一片海滩,村子就建在海滩边上。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在滩涂上晒盐、捕鱼,所以村子叫盐滩村。后来随着不断的人工填海,西侧的海滩上建起了化工工厂和棉纺厂,盐滩村也逐渐远离海滩,居民不再以晒盐和捕鱼为生了。

    现在盐滩村里的洛阳路第一小学原先名为盐滩小学,由村里的孙氏村民于1938年筹资建校。村里的王家、曹家和孙家祠堂都曾做过学校初级班教室,后期建的阎家山小学 (现郑州路小学)也归盐滩小学管辖。

    新闻内存 村里壮汉专劫汉奸

    说起盐滩小学,孙大爷又跟记者讲起小学前曾经赫赫有名的国术馆第一联系所。据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前,一名姓高的拳师曾在学校前面为村民教授武术,因此村里青年壮汉颇有绿林性格。抗战爆发后,村民不甘日本人压迫,盐滩村出了不少抗日的好汉。盐滩村对面就是日本人开的上海纱厂(国棉五厂),周边还有富士纱厂(国棉七厂)和丰田纱厂(国棉四厂),高教头就指挥徒弟们劫日本人的棉布。劫丰田纱厂时,盐滩村村民把推肥的大车都用上了,一路上五六百老百姓浩浩荡荡。因为人多势众,高教头又有“青保”的背景,日伪军对此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这个老村有说不完的故事,虽然也是盼望着住新房,但看看这些老房子,真有些舍不得。”孙大爷有些不舍地说。

    新闻链接 盐滩村600岁

    盐滩村位于四方区北部,是一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老大村,西邻四流南路,东邻海琴广场,南靠洛阳路,北接郑州路。明朝永乐初年,于姓最早在此居住,当时这里一片海滩,以海滩晒盐为生,故得名盐滩村。从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起,孙姓、张姓、曹姓、王姓等先后来此定居,村中住户一度发展到五六百户。现在海琴广场曾经就是盐滩村的田地,田里当年挖的一口大机井,现在成为海琴东广场人工湖的补给水源。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兴隆路街道拆掉2000平方米老院内违法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