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四方机厂是青岛红色轨迹的起点,是青岛党组织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是青岛第一个工会诞生地,是青岛早期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和大本营。 5月12日,记者走进位于杭州路16号的原四方机厂,触摸80多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岁月所刻下的厚重年轮。 静静矗立了一百多年的梧桐,愈发挺拔魁梧,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在向人们讲述发生在这里的那些红色故事;一排排老旧的厂房,爬满岁月的痕迹;铮亮的铁轨蜿蜒向前,承载着一个多世纪的“沉重”……走在其间,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沧桑与厚重的历史。 “作为半殖民地的产物,诞生于1900年、先后遭受德日剥削的四方机厂,血液里流淌着反帝反封建的基因。”今年65岁,一直致力于党史研究的原四方机厂史志编辑陈光荣,向记者讲述了四方机厂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1898年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强占青岛。1899年6月23日,德人强迫中国人开始修筑胶济铁路。1900年10月在四方站东侧、四方村南侧开工建设为胶济铁路服务的工厂——胶济铁路四方工场,也就是后来的四方机厂。”陈光荣说,从建厂伊始,为争取工人权利的斗争就没有停息过。早在1919年初,四方机厂工人就掀起过要求增加工薪的罢工斗争。组织者之一的郭恒祥认识到工人组织起来的重要性,开始酝酿成立团体。 1923年1月,郭恒祥等人利用民间同行业者组织行会团体的旧习俗,以“崇敬祖师,互敬互助”、“提高工人人格,辅助路务进行”为名,联络一部分铁匠、木匠和油漆匠,成立了一个行会团体,取名“圣诞会”。“这一团体成为青岛最早具有工会性质的组织”,中共青岛支部旧址纪念馆助理馆员谭玉玲说, “青岛党组织开展工人运动就是从改造圣诞会开始的,位于海岸路18号的四方机厂西公司职员宿舍也成为青岛地方党组织早期活动的场所,后来成为中共青岛支部旧址纪念馆。” 在王荷波、邓恩铭、王尽美等人的帮助教育下,郭恒祥等圣诞会领导人的觉悟不断提高,诚心接受党的领导。圣诞会成为党领导下的青岛第一个工会组织,自此,青岛工人运动翻开了新的篇章。 1925年,在中共青岛支部的领导下,青岛工人运动出现了高涨的局面。党首先领导了四方机厂工人罢工,并取得胜利。 “这里就是当时1500余名工人庆祝大罢工胜利的地方。”陈光荣指着厂区南部的一排厂房告诉记者,当年这里是一个广场,工友们燃放鞭炮,敲锣打鼓,还专门请来照相师傅为大家照相。陈光荣给记者展示了当时拍下的照片:偌大的广场上坐满了黑压压的人群,虽然看不清人们的表情,但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胜利感和喜悦感。“在四方机厂乃至整个青岛工运史上,这张照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陈光荣说。 随后,在四方机厂工会的基础上,胶济铁路总工会宣告成立,下设青岛、高密、坊子、张店、济南和四方机厂6个分会,有力地推动了青岛工人运动的向前发展。青岛工人运动开始走向高潮。 “1925年,青岛党组织领导日商纱厂工人举行三次总同盟罢工,山东工人运动达到高潮。”谭玉玲说。 受四方机厂工人罢工胜利鼓舞的青岛日商纱厂工人迫切要求组织工会,改变现状。1925年3月,大康纱厂工会秘密成立。1925年3月19日晚,全厂5000余名工人举行罢工。大康纱厂工人的罢工运动,得到全市工人阶级的积极支持。当天,四方机厂1400余名工人进行怠工。23日,内外棉纱厂3200余名工人开始罢工。24日,隆兴纱厂2800名工人也加入了罢工行列。三大纱厂一致行动,使罢工人数增加到11000余人。 到4月底,日本在青岛的6大纱厂20余万枚纱锭全部停止了运转,所有日商纱厂、丝厂的工人都参加了同盟罢工,罢工人数近2万人。 全国各地的党组织、革命团体也纷纷行动起来,支持青岛工人的罢工运动。 ……“呜-呜-”一声火车的汽笛将我们的思绪从那段峥嵘岁月一下子拉回了现实,但澎湃的心潮久久不能平复。本报记者 沈俊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