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手机客户端下载 | 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新闻中心> 专题> 时政类 > 正文

拼将热血筑长城--记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来源:新华网 2011-05-21 16:26:17

    1936年底的西安事变,对于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发生了重要作用,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巩固和平,争取民主,早日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旗帜。”抗战纪念馆副馆长罗存康说。

    1937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在陕西洛川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

八路军在当时形势下的任务:开辟敌后战场、配合正面战场、创建抗日根据地。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此外,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说,它为全国抗战制定了正确路线和战略总方针,阐明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明确了我军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针。

    “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消灭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其他抗日军队,纷纷挺进敌后,广泛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组织抗日政权,使这些地区成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根据地。

    1937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晋察冀军区,晋察冀边区成为八路军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很快,根据地如同四散的火星迅速形成燎原之势。

    据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的主要抗日根据地达19块,根据地人口由150万人发展到近1亿人,人民军队由开始的约6万人发展到120余万人。

    “敌后战场的开辟,使日军一下子两面受敌,处境一落千丈。”军事科学院研究员罗焕章说。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八路军歼敌1000余人,缴获大量的弹药和军用物资。

    “这次胜利,不仅打破了所谓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更为全国抗战增添了勇气和力量。”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说。

-
相关链接

上一篇: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御强虏
下一篇:忽如一夜春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