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2009民生在线> 网谈回音 > 正文

黄岛区委副书记马卫刚网谈 满意度

来源: 2011-05-17 18:01:55

    青岛新闻网5月17日讯 今天下午,“民生在线”特别邀请了青岛开发区工委(区委)副书记、管委(区政府)副主任(副区长)、西海岸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主任马卫刚做客,和广大网民一起以“桥隧时代话民生”为主题与网民进行了在线的交流。网谈参与人数8283人次,网民在线有效提问262个,马区长在线回答网民提问46个。新闻网记者将在网谈结束以后对于网民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报道。

青岛开发区工委(区委)副书记马卫刚(一排右一)与网民在线交流 (摄影 周琦)

    以下为本次网谈实录:

    开场语: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借这个机会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开发区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网谈的主题是“桥隧时代话民生”,受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工委书记、开发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大勇同志的委托,我非常愿意就这个主题以及大家关心的问题同各位网友展开交流。

    黄岛建区30多年,特别是 1984年设立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以来,经济社会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由当年不足10万人的荒野渔村发展成为目前总面积27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万的青岛西海岸国际化的新城区。在编制“十二五”规划中,我们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认真总结,可以概括为五大历史性变化: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改革开放、完善城区功能、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400亿元到1000亿元的跨越,人均近2.5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连续突破1000亿元、2000亿元大关,跃上3000亿元平台,年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35家、过百亿元的5家;成为第五个GDP、工业总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3000亿元的国家级开发区,以占青岛市不足3%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近1/5的GDP和实际到账外资、1/4强的工业总产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达到2.7万元和1.2万元,分别是2005年的2.1倍和1.7倍。

    今年6月底胶州湾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同时通车,长期以来困扰青岛西海岸的跨海交通问题将会得到彻底解决,“青黄不接”历史的结束一方面将使黄岛迎来了同城发展的重大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黄岛更好地融入到了青岛“环湾型”国际化大城市的发展格局中。

    借力“桥隧时代”新机遇,“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的要求,充分考虑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和“桥隧”贯通后我区全面融入青岛“环湾型”城市新格局等因素,大力加强生态、文化、社会“三大建设”,推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城市功能、体制机制、社会管理等“五个转型”,构建创新黄岛、幸福黄岛、宜居黄岛、文明黄岛、和谐黄岛等“五个黄岛”,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民生普惠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富民增收,重点推进教育、卫生、住房等一批民生保障工程项目,全面建设“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的普惠型福利社会,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指数。力争到2015年全部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百万元以上,实现城乡就业1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下,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统筹支付水平提高10个百分点,新农合参保率巩固在99%以上,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的国家级开发区。工作中,我们非常重视网友们对开发区的关注,并将其作为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保障民生、改进工作的重要方式。如何把握“桥隧时代”来临机遇,统筹“教、医、养、业、居、安”等民生问题,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做到发展成果与群众共享,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畅所欲言,对开发区的发展多提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解答大家的提问,倾听大家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努力把开发区的民生工作做好,为大家服好务。

    非常感谢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栏目提供这样一个机会,与包括黄岛区在内的广大网友和市民进行直接交流沟通。

-
相关链接

上一篇:城阳区区长刘圣珍网谈实录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