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网上媒体 企业频道> 商业资讯 > 正文

“创新孵化器”模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1
青岛新闻网 2011-05-11 10:39:02 千龙服务 现有新闻评论    新闻报料

“创新孵化器”模式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孵化器……这些词句频繁出现在不同专业、界别和年龄的代表委员话语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主线,是未来5年我国经济生活的重中之重。清华同方以“孵化器”为经营模式孕育了一批高科技公司在不同领域居于行业领军,以近乎100%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书写了罕见的创新篇章,旗下威视、知网、微电子等产业更是雄踞国际科技企业强者之林的中国名片。

  全国人大代表、原东北大学校长赫冀成教授是我国“冶金反应工程学”领域的第一位博士。多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国家攻关等十几项课题。赫冀成教授在多年的工作中深刻体会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性,对“产学研”结合发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对于高校企业科技创新也有着深入的研究。因此,记者带着问题在两会期间走访了赫冀成教授。

  记者:赫教授您好!曾经拜读过您的一篇论文《大学学术组织创新的体制探讨》,在文中您对中国学术组织应该如何创新做了深入的探讨,那么您认为“产学研”结合对时下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有怎么的意义呢?能否举例说明?

  赫冀成: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规划中的亮点。“十二五”规划的主题是转变发展方式,主攻方向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就是重要的支撑。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由来已久,其中有研究方向、转化方法、市场情况的种种原因,且与国际上有不小的差距。据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太阳能电池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褚君浩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在20%—30%,实现产业化成果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70%—80%的转化率和20%—30%的产业化率相去甚远。

  人大代表、民建副主席辜胜阻教授在《人民政协报》刊载的一篇发言中谈到过,创新型国家离不开政府主导型的创新和民间推动型的创新,像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民间推动型的出色典型。如果将科技成果比喻为“幼苗”,那么企业组织是肥沃土壤、政策体制是阳光雨露,这一切环境的集合体是“苗圃”。综合运用各种资源使科技幼苗持续成长为参天大树,最终让小苗圃成长为高科技茂密森林的方法就是“创新孵化器模式”。创新模式是一套“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片面的突出个别环节。技术的创新离不开创新的组织、创新的平台和创新的模式。清华同方探索出了以“技术+资本”战略为核心的产业孵化模式,为中国“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升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于创新模式的重要性在海外也有例可循:美国的硅谷。硅谷是美国高科技典型的组织生态,之所以有硅谷,其实离不开华尔街的金融创新。硅谷如果离开了斯坦福大学,硅谷就不是硅谷,硅谷里面的创业人员有60%来自斯坦福大学,硅谷制度创新,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斯坦福大学的校规明确规定它的教授可以有一天在硅谷里面兼职,从事高技术的创业和创新。这一点非常类似于清华同方的“带土移植”机制,这都是宏观孵化模式下围绕创新人才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

  记者:您刚才提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您是如何看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赫冀成:这次金融危机后很多发达国家都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美国以新能源革命为中心,日本出台了技术创新的“二十五战略”,英国提出了“绿色振兴计划”,德国提出了要重点发展电动汽车,韩国提出了新增长动力规则及发展战略等等,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我了解到,有关方面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预测和评估,新兴产业2020年将超过10万亿,节能环保也会超过10万亿规模,这是两个非常大的支柱性产业。我们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只有3%。《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规划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这一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这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要提高一个百分点。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内需增长、创新驱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可以使我们的国家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对国计民生产生出的作用也会逐渐明显。

  记者:那么您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赫冀成: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我觉得应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技术创新、机制创新、金融创新、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综合驱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引导,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就高校层面来讲,围绕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发展产业的载体,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要将这些科技人力资本和知识创新成果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变成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价值,变为造福百姓振兴中华的经济基础,需要我们在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进行扎实的探索。

  记者手记:

  至于如何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协同发展,记者调研走访了清华同方。

  清华同方自1997年成立以来,依托清华大学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围绕“技术+资本”、“合作+发展”、“品牌化+国际化”的公司战略,立足于信息、能源环境两大产业,成功地进行了大量科技成果的孵化。今天已形成“10+2”的产业格局。在培育出一批成功企业的同时,也培养出了一批企业家,这种“产学研”结合的转化机制正是两会代表们热议的“创新孵化器”模式。

声明:青岛新闻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新闻纠错:400 680 7055 邮箱:qyqingdao@126.com